第160章 朝堂暗斗波澜起,女杰巧破困局中 (第1/2页)
第160章 朝堂暗斗波澜起,女杰巧破困局中
李侍卫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诗雅收回目光,转身微微颔首:“有劳李侍卫。”她缓步走下台阶,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衣袂飘飘,更显清冷孤傲。
回到府邸,林诗雅并未立即休息,她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沉静的面容。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窗外夜来香的芬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然而,林诗雅的心中却并不平静。
她深知,朝堂的暗斗仍在继续,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敌人,正伺机而动。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杨丞相府邸内,灯火通明。
杨丞相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显然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他时不时地停下来,看向坐在一旁的赵谋士,“怎么样?查到什么了吗?”
赵谋士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说道:“林状元的改革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百姓反响也很好,暂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漏洞。”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据我观察,林状元为人谨慎,做事滴水不漏,恐怕很难找到她的破绽。”
杨丞相闻言,脸色更加阴沉,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这林诗雅不好对付啊!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她的改革,否则,我们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狠厉,赵谋士微微一笑,说道:“丞相大人不必担心,属下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他凑到杨丞相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杨丞相的脸色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夜色渐深,皇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士兵发出整齐的脚步声。
在某个隐蔽的角落里,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林府,他身手矫健,行动迅速,很快就找到了林诗雅的书房。
他小心翼翼地推开窗户,闪身进入房间,借着微弱的烛光,他开始仔细地翻查着书房里的书籍和文件。
突然,他似乎发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看向书桌上的一个木匣……
林诗雅指尖摩挲着镇纸的边缘,冰冷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裹挟着淡淡的寒意扑面而来,吹散了书房里的沉闷。
她知道,有人正在暗中窥视自己,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第二日,林诗雅一改往日低调,广发邀请函,邀请朝中一些持有中立立场的官员前来参观书院的改革成果。
当那些官员们带着疑惑的目光走进焕然一新的书院时,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以及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求知欲,无不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他们原本以为林诗雅的改革不过是纸上谈兵,如今看来,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书院的面貌。
林诗雅带着官员们在书院里参观,她耐心细致地讲解着每一项改革的意义,并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实相告。
她没有刻意隐瞒什么,反而将改革的每一个细节都摊开在阳光下。
她的坦诚和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参观途中,林诗雅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了前几年修建水渠时,朝廷拨发的款项被层层克扣的事件。
她没有指名道姓,只是将当时的情况详细地描述了一番。
那些官员们都是朝堂上的老人,一听就知道这其中必有蹊跷。
他们面面相觑,林诗雅接着巧妙地引导,将话题引向了杨丞相曾经负责的工部,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她用温和却不失犀利的言语,揭开了杨丞相过往的某些行径,虽然没有直接指责,却让在场的官员们心中都有了答案。
他们开始怀疑杨丞相的动机,对他的忠诚产生了动摇。
原本想借机攻击林诗雅的阴谋,就这样被她巧妙地化解了。
夜幕降临,林诗雅坐在书房里,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她拿起一本古籍,翻开一页,看似随意地阅读着。
书页翻动的声音很轻,却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林大人,你真是好手段。”
林诗雅闻言,眉梢微微一挑,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刀锋般锐利。
来者正是何太尉的心腹李侍卫。
她淡淡地扫了对方一眼,说道:“何太尉的手下,真是好胆量。不过,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动摇我的立场吗?”
夜晚的皇城,街道上只有稀疏的灯火,偶尔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
林诗雅站在窗边,透过半开的窗户,凝视着远方的皇宫。
她心中已经权衡了各种方案,决定主动出击。
次日,林诗雅收到了周小姐的密信,信中提到在地下交易场所有人散布对她的不利谣言。
林诗雅心中一动,迅速制定了一个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