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秘密集会险象生,巧妙应对破监视 (第2/2页)
“我拟定了一份初步的改革方案,其中详述了我们未来要走的路。大家且先听我说完。”她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她开始逐条阐述自己的计划,从吏治的清明到赋税的改革,从科举制度的完善到民生的改善,每一条都条理清晰,切中时弊。
她不时举例说明,将晦涩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如同鼓槌敲击在众人的心房。
方公子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地注视着林诗雅。
他偶尔接过她的话茬,补充一些细节,两人配合默契,宛如多年相交的知己。
他们的眼神偶尔交汇,彼此眼中都充满了信任和欣赏,在破旧的木棚中,竟也生出几分温馨。
众人原本的抱怨和不满,在林诗雅条理清晰的讲述下,逐渐消散。
他们被她话语中蕴含的激情和信念所感染,原本躁动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
他们开始认真倾听,目光紧紧追随着林诗雅手中的文稿,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林诗雅的声音在木棚中回荡,如同清泉般洗涤着众人的心田。
她侃侃而谈,将自己的理想娓娓道来,而众人的目光,也从最初的疑惑变成了钦佩和信服。
“……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个国家不再腐朽,让百姓不再受苦。”林诗雅的声音陡然升高,带着一股决绝的力量。
她目光坚定,环视众人,“我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可愿与我一同前行?”
木棚里一片寂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外面的风声。
“我愿意。”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那是方公子。
“我也愿意。”洪秀才的声音虽依旧虚弱,但却带着一股坚定。
众人纷纷表态,他们的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
林诗雅的目光中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她心中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好,既然大家都已明白我的想法,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林诗雅刚要继续说下去,方公子突然面色一变,警觉地看向木棚外,微微皱眉,他下意识地拉住林诗雅的衣袖,低语:“有人来了……”
木棚外,细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木棚本就破旧,门板松动,风一吹就发出吱呀的声响,与外面的动静混杂在一起,更显得人心惶惶。
方公子感受到衣袖处传来的细微震动,那是林诗雅的手指不自觉攥紧的力道,她虽然极力保持镇定,但方公子知道,她心中已经泛起了波澜。
“让我先去看看。”方公子低声说道,不等林诗雅回应,便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透过门缝向外窥探。
外面一片漆黑,只有几点星光映照着巷道,看不清具体情况。
他凝神细听,脚步声似乎又远了一些,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应该是虚惊一场。”方公子压低声音说道,回头看向林诗雅。
林诗雅却依旧眉头紧锁,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这种不安的感觉让她难以平静。
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大家的情绪。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众人。
“接下来,我们再来详细讨论一下关于赋税改革的细则……”林诗雅的声音依旧沉稳,但在场的众人却明显感受到她语气中的一丝凝重。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寡言的洪秀才,突然咳嗽了几声,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不自然的红晕。
“林大人,”他虚弱地开口,语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关于赋税改革,我有一事想说。”
林诗雅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洪秀才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
“我研究过一些前朝的赋税制度,发现其中有不少弊端。我建议,在均田地的同时,可以采取‘以劳定税’的方式,让百姓根据自己的劳动成果缴纳税赋,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土地面积来征收。”
他的话,如同一道闪电般,划破了木棚内沉闷的气氛。
方公子眼前一亮,仔细思索着洪秀才提出的建议,其他几人也都陷入沉思。
“洪秀才此言甚是!”方公子率先赞同道,“‘以劳定税’,这样既能鼓励百姓耕作,又能避免一些不公现象,实乃一举两得。”
林诗雅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光芒。
“洪秀才果然博览群书,此计可行!”
得到林诗雅的肯定,洪秀才原本苍白的脸色也变得红润了一些,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众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赋税改革的具体细节,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变得空前高涨。
林诗雅看着眼前充满希望的众人,心中感到欣慰。
但与此同时,她也清晰地意识到,这次集会虽然成功躲避了魏侍卫的监视,但旧势力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必然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下一次集会,恐怕会更加困难。
木棚里充满了讨论声,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美好蓝图的憧憬。
林诗雅深知,她们所肩负的责任,也更重了一分。
“好了,时间不早了,” 林诗雅打断了众人的讨论,她的声音依旧沉稳,但却带上了一丝难掩的忧虑,“今日先到此为止,接下来……”
林诗雅的话还没说完,木棚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撞击声,紧接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映在了木板的缝隙处。
“谁!”林诗雅低喝一声,眼神瞬间变得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