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敏感话题起风波,巧思妙解化危机 (第1/2页)
第122章 敏感话题起风波,巧思妙解化危机
侍从的惊呼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林大人,不好了!刘礼部侍郎和几位大人正在外面,说要立刻见您!”
林诗雅心头一沉,预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她快步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打开了房门。
门外,刘礼部侍郎脸色铁青,身后跟着几位老臣,个个面色凝重。
看到林诗雅,刘侍郎劈头盖脸地质问道:“林大人,你出的‘论君臣之道’这道题,究竟是何用意?”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几位气势汹汹的大臣,心中明白,这道题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她努力保持平静,语气恭敬地回答道:“下官只是想考查考生对治国之道的理解……”
“治国之道?”陈老学士冷哼一声,打断了林诗雅的话,“这分明是暗藏祸心,意图挑拨君臣关系!如此敏感的题目,岂能出现在科举考试中?”他尖锐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指责林诗雅的题目“居心叵测”、“用心险恶”。
大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将林诗雅紧紧包围。
林诗雅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但她并没有慌乱。
她明白,此刻的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大人,下官承认,这道题目的确考虑不周……”
王竞争者站在人群后方,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早就预料到这道题会引发争议,如今看到林诗雅陷入困境,心中暗自得意。
他身旁的赵谋士低声说道:“大人,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林大人,”刘侍郎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此事事关重大,你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林诗雅的目光与刘侍郎对视,眼神坚定而沉着。
她缓缓开口,声音清澈而有力:“下官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并立即修改题目,以消除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众人听到林诗雅的这番话,都不禁愣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林诗雅会百般狡辩,甚至推卸责任,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干脆地承认了错误。
“修改题目?”陈老学士质疑道,“如今试卷已经发放,如何修改?”
林诗雅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下官已有应对之策……”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丝自信,“只是,需要各位大人配合。”
刘礼部侍郎看着林诗雅,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你要如何做?”
林诗雅的镇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因她主动认错的举动,反而凝滞下来。
陈老学士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庞上,惊讶之色难以掩饰。
他原本以为,这个年轻的状元会百般辩解,甚至会哭闹求饶,却没料到她竟如此坦然。
“下官提议,将原题目‘论君臣之道’改为‘论为政之本’。”林诗雅的声音清晰地在大厅里回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此题依旧考查考生对治国理念的理解,却避免了直接讨论君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刘礼部侍郎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他仔细琢磨着林诗雅的建议,心中暗自思量。
陈老学士捋着胡须,脸上的表情从惊讶转为疑惑。
其他大臣也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似乎在权衡着这其中的利弊。
林诗雅敏锐地捕捉到众人神情的变化,她继续解释道:“‘为政之本’更加强调执政者的责任和使命,能更全面地考察考生的治国理念,反而比原来的题目更加深入。”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若各位大人觉得不妥,下官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陈老学士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点头道:“此法可行,既避免了敏感话题,也保留了科举选拔人才的意义。”他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赞赏。
其他几位大臣见陈老学士都同意了,也纷纷表示认可。
刘礼部侍郎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子,心中不禁感叹。
她的反应如此迅速,思路如此清晰,这份智慧和魄力,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林大人,你的处理方式,老夫佩服。”
林诗雅微微一笑,如释重负,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她知道,这次的危机,总算暂时化解了。
然而,她也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王竞争者站在人群后方,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他原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将林诗雅彻底扳倒,却没料到她竟如此轻易地化解了危机。
他身旁的赵谋士眼珠一转,低声说道:“大人,看来这林诗雅,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王竞争者阴沉着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