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考官甄选风波起,才女智勇破困局 (第2/2页)
“周公子,何事如此惊慌?”林诗雅语气平和,试图安抚他。
“林大人,外面都在传……传您……”周公子吞吞吐吐,不敢直视林诗雅的眼睛,“说您…靠不正当手段上位……”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明白,这是有人在故意抹黑她。
她没有理会周公子,而是径直走向李御史,双手抱拳,语气坚定:“李大人,下官请求您彻查此事,还下官一个清白!”
李御史看着林诗雅坦荡的目光,心中暗暗赞许。
他微微点头,沉声道:“林大人放心,本官定当秉公处理,绝不姑息任何小人!”
林诗雅的果断和坦荡,赢得了在场一些人的敬佩。
他们原本还在观望,此刻也开始对林诗雅投以赞赏的目光。
然而,这仅仅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几日后,大臣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雕梁画栋的大厅里,檀香袅袅,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
林诗雅站在大厅中央,面对着数十位大臣,其中不乏位高权重的老臣。
他们一个个面色阴沉,目光如炬,仿佛要将她洞穿。
陈老学士率先发难,他指着林诗雅,语气严厉:“林诗雅,你一个女子,如何能担此重任?科举乃国之大事,岂容儿戏!”
他的话如同***,瞬间点燃了其他守旧大臣的怒火。
“陈老学士所言极是!女子干政,成何体统!”
“林诗雅,你德行不足,如何能服众?”
“你这是对科举制度的亵渎!”
一声声的指责,如同锋利的刀刃,刺向林诗雅。
她感觉周围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压抑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周围的大臣们都沉默着,冷眼旁观,仿佛在等着看她如何应对这场风暴。
林诗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她环视四周,目光坚定,缓缓开口:“诸位大人……”林诗雅的目光扫过众人,厅内喧嚣声逐渐平息。
她清晰地感受到那些落在她身上的,带着质疑和审视的目光,像冰冷的刀锋,刮得人生疼。
她并未退缩,反而挺直脊梁,声音清亮,如珠落玉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大人,诗雅深知科举之重,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诸位大人所虑,皆是因诗雅身为女子,便以为诗雅才疏德浅,难以胜任。此见,诗雅不敢苟同。”
她顿了顿,目光如炬,直视着陈老学士,语气铿锵:“敢问陈老学士,科举选拔,究竟是看资历还是看能力?是看出身还是看才华?若论资历,诗雅自然不如在座诸位,但若论对科举制度的理解,诗雅自认不输于任何人!”她语速稍快,带着辩驳的锋芒,如同一把利剑,直插要害。
她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语气掷地有声:“诸位大人,科举之弊,在于不公,在于徇私舞弊,不在于选拔之人的性别。若因诗雅为女子,便否定诗雅之才,岂不是本末倒置?若诗雅之才能为国所用,为天下学子谋福祉,为何不能担任考官?”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林诗雅的话,如同一道响雷,震得他们头晕目眩,无从反驳。
她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将他们那些固守成规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
原本喧嚣的大厅,此刻鸦雀无声,唯有林诗雅清亮的声音在回荡。
她的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一些原本对林诗雅抱有偏见的大臣,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女子。
她那份临危不乱的气度,以及对科举制度的深刻理解,都让他们感到钦佩。
就在林诗雅以为局势有所缓和之时,内侍匆匆走来,禀报道:“林大人,孙茶博士在文人清谈会广邀名士,言要与您论道,恐有不善之意。”
林诗雅的心头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眉宇间闪过一丝冷冽。
看来,这风波并未平息,而是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夕阳西下,晚风带着一丝凉意。
林诗雅缓缓走到文人清谈会的会场外,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她看到孙茶博士正襟危坐,周围围着一群衣冠楚楚的文人,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脸上带着莫名的意味。
林诗雅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
她知道,一场新的挑战,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