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不敢有异议 (第2/2页)
想到这,嬴政不禁额头冒出冷汗。
若老二没能想出对策,朕真的驾崩,大秦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无法想象。
他又想到了董仲舒提出的建立学宫的建议。
百姓们真的愿意为了打破现有阶级而付出一切么?
他从没体验过百姓的生活,也不明白阶级差距有多大。
整个大秦都是他的,他从没接触过底层阶级的压迫。
嬴政突然惊醒。
原来,百姓们想要打破阶级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谁愿意做最底层的人?
谁不想成为官员,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依据大秦古律,想求功名爵位,只有在沙场上斩敌首级。
然而,大秦十多年没见烽火……
如果百姓安居乐业,子女皆可读书,大秦将焕发何种景象?
嬴政惊叹:“若真有那时,大秦必成文风鼎盛之地,带领国家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只是学费可以解决,读书人的必需品,笔墨纸砚,需要的银两不少。”
闻言,董仲舒手指周围的物品。
嬴政立刻明白,这些物品已经准备就绪。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那掌柜说这新纸能承载大秦文化。
嬴纸不仅承载了文化,还寄托了百姓的希望,一切都是为了大秦的发展。
朕确实不如那篡位的逆子。
此刻,秦嬴政内心的波动无以言表。
谁能想到,他那平日里放荡不羁的儿子,竟然拥有如此非凡的才能!
假如一切按计划顺利进行,那么大秦将会呈现何种景象?
嬴政无法预料。
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没实现的计划,要将它们变为现实,道路坎坷,充满挑战。
眼下的难题,已让人头痛不已。
要使一个国家长久稳定地存在,并非易事。
不仅要增强军力,还要防备外敌入侵,调和不同思想,应对地理环境差异,以及未知的自然灾害。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目前来看,让全民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
想到这,嬴政又问:“嬴高公子提议让百姓读书,参加科举,文武的态度如何?他们应该会强烈反对吧?”
如果百姓有机会入仕,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那些贵族子弟。
他们怎会容忍百姓夺走原本只有贵族才能担任的官职。
说归说,嬴政已坚信,让百姓读书是改变国家的关键。
若有谁敢公然反对,他必将其置于死地。
一人反对,便诛一人。
两人反对,便诛两人。
其他人即使心有不甘,也不敢再有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