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鸡兔同笼也叫题? (第2/2页)
小吏战战兢兢的插嘴道:“作弊的确是大事儿,可这考卷都还没看呢,现在就彻查,未免早了点儿吧?”
“是呀!”
“还是先看看考卷再说吧。”
几个官吏赶忙附和。
彻查贡院简单。
可后果呢?
到时别管查不查的出来,都会有损尧州府的名誉。
方老冷笑一声。
“二位的意思呢?”
“那……”
“那就先看看吧!”
张慨胡睐尴尬的老脸通红,又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这就叫:天下乌鸦一般黑!
胡睐固然心虚,可张慨也不见得就那么干净,若真要大张旗鼓的查作弊,谁也讨不了好!
方老不再搭理二人。
他缓缓展开试卷,众人顿时全凑了过来。
大家都想看看,这位不到两个时辰,就已连闯两关的天才神童,到底是天赋异禀,还是故弄玄虚?
统筹属于算学中的一小类。
以往乡试中很少涉及!
奈何今年参考的学子数量乃历年之最,为避免通过人数泛滥,从而引起朝廷的不满,才临时加上了这一项。
不过算学古今有之。
虽在科举的类目中占比不高,却也不算违制。
而今年题目也很有趣儿。
是方老无意中从一本古籍中看到的算题,经过几位老学究共同研究后,得出了几个宽泛的解题流程。
题目是: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而当时……
程安拿到试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无语。
这特么也叫题?
连小学生都会‘鸡兔同笼’。
妥妥的送分儿题啊!
他想都没想,就写下了四五种解题流程。
可这道在程安看来无比简单的算题,对于现下那些醉心于文章的学子们来说,却颇为吃力。
不是智商问题。
只是社会背景不同罢了!
算学固然深奥。
可对这个年代的读书人来说,却如鸡肋!
靠算术能当官吗?
既然当不了官。
那学它干毛?
“诶?”
“这思路倒是清奇!”
方老越看越认真。
又不禁眼前一亮道:“假设全是大僧,共要馒头三百个,而实际却多出了两百个!故而……”
“小僧七十五人,大僧二十五人!”
众人不禁拍手。
“妙啊!”
“把大僧的三个馒头分成五份……”
所有人都在小声嘟囔着。
可算来算去,却总也不明白其中精髓。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
程安又过了!
不仅完美解出了算题,还写出了好几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解题流程!
啥叫天赋异禀?
若在此之前……
在场或许还有人会质疑。
觉得程安之才,多半是被人渲染出来的。
可今天大家终于服气了!
“好一个‘神童’!”
方老有些激动道:“我尧州能有此天才,实乃全州之幸也!”
若文章还不足以说明程安的天赋。
可算学却真的是全凭天分!
尤其是这年头……
百姓们文化有限,思想也过于匮乏,若没有一定的天分,光靠死记硬背,就算学上一百年也没用!
这次大家破天荒的没有反驳。
包括胡睐!
即便他再不愿意,可也不得不承认。
程安就是天才!
而且是旷古烁今的天纵奇才!
“三位先生!”
这时,又一个小吏匆匆进来。
大家还沉浸在程安的解题思路中无法自拔。
便听小吏喘息着开口。
“程安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