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这小子是个人才 (第2/2页)
市建委的建筑队,不是去支援大三线,就是在负责市里的重点基建项目。
每个片区倒是也有施工队,可那些人都是混日子的,平时修补修补房顶,通通下水道还行,让他们建房,孙福满怕一阵风就给刮倒了。
为了这事着急上火的,之前因为解决了工人营养问题,刚积累的资本,也快被消耗光了。
李学军就是在这时候,找到了孙福满。
他是个聪明人,要是说得早了,孙福满肯定会一口回绝。
市里的重点单位,专家宿舍居然用一帮老农民来盖,说出去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只有等到孙福满彻底没辙,病急乱投医的时候,这件事才有希望。
果然,昨天李学军去了孙福满家里,刚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孙福满也是一副“你有大病”的反应。
但很快,他就主动问起,这件事是否靠谱了。
没有更好的选择,孙福满最终还是决定试一下。
毕竟,李学军有句话说得没错?
农村的自建房,还不都是老农民盖的,专家宿舍也就多个上下水。
不过,孙福满也没敢掉以轻心,特意把当初设计专家宿舍的工程师给找了过来,打算给李天明来一次面试。
摊开图纸,也没什么新鲜的,整体布局的大平面,内部构造的平、侧、单体切面,还有就是上下水的管网图,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用来唬人的。
这个年代的设计图还是粗糙了一些,不像后来,一个厕所都能整出十几张图纸,细节标识都能给画出来。
不过这纯手绘的图纸,李天明倒是第一次见到。
没办法,这年头欧美地区的电脑可能还不具备绘图功能呢。
专业的绘图软件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张工,这里的承重比是不是标反了。”
呃?
原本兴致缺缺的张工程师微微一怔,看向李天明手指的位置,表情变得惊讶。
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处错漏,是他故意留下的,就为了看看这个乡下小子到底有几分能耐,敢接这个活。
随着李天明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用词虽然不专业,但也能理解。
张工这下也收起了轻视的心思。
开始耐心地为李天明一一解答。
“小伙子,你这看图的本事,都是和谁学的?”
还能和谁学,都是自学的呗!
上辈子李天明承包工程,干了十几年,要是连图纸都看不明白,还不得让人给坑死。
只有初一文化的他,只能逼着自己啃书本,再加上经验积累,就这么无师自通。
“以前村里人盖房,经常过去帮忙,跟着老师傅学过画线。”
啥?
你在逗我!
学过画基准线,就能看得懂图纸?
要是这样的话,大学里还设什么建筑专业,全都把人送去农村,干几年泥瓦工就行了。
可不是如此的话,还能怎么解释?
张工不信人有生而知之的,但是,某一个领域的天才,或许是真的存在的。
“孙处长,我这边没什么问题了,至少我的设计理念,还有专业知识方面,这位年轻人是过关了。”
孙福满刚刚一直在听两个人的对话,一开始是一个问一个答,后来是相互讨论,最后甚至演变成了争论。
专业上的事,他是一句没听懂,但是……
感觉李天明这个乡下小子,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张工,确定没问题?”
“我说的是理论知识层面,施工水平如何,这就不是我能判断的了。”
说着,张工起身。
“孙处长,我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单位还有很多工作,就先告辞了。”
孙福满连忙把人送了出去。
“天明,你这些……都是跟谁学的?”
“这也不用学啊,一看就会。”
李天明吹了个牛掰。
实在是因为这事解释不清。
李学军听了,虽然觉得很扯淡,可也没有别的解释了。
唉……
要不是李学成拎不清,好好培养一下这个大侄子,说不定……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孙福满回来了。
“天明,就是不知道你们活干得怎么样?”
李天明是个人才,但专业知识懂得再多,活还是需要人来干。
“孙叔,您放心,活要是干得不漂亮,您只管找我算账。”
孙福满还是下不了决心,毕竟关系着钢铁厂来年的工作。
“走,我们去看施工现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