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集网www.77biqu.cc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全集网 > 寒门大掌柜 > 第十六章 纺织产业

第十六章 纺织产业 (第1/2页)

六月二十日,晨光初露时分,城北农庄北面的空地上已经站满了青壮劳力,这些青壮除了一部分是农庄招募的之外,大部分的都是刘昭派人从周边几个村子招募来的,此时众人正看着前方。

只见刘昭将粗麻布衣的袖子挽到手肘,握着丈量土地的竹尺大步流星走在最前头,后面二十名扛着铁锹的青壮紧跟其后,铁器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农庄院子的北面这里,划出四十丈见方的空地,纺纱工坊与纺织工坊就在这里背靠背而建,先将两处工坊的位置标记下来。"

刘昭一边说着,一边带头用竹尺点着长满杂草的土坡,两名提着石灰桶的青壮立刻沿着他划出的白线倾倒。灰白的粉末在晨风中扬起细雾,将两处未来工坊的轮廓勾勒分明。

做好之后,刘昭分出一部分青壮,在农庄北面继续完善,按照自己画出的图纸,将纺纱工坊和纺织工坊的内部细节,包括大门、房间、水井等各个部分的具体位置,用石灰在地上标记出来,然后就开始挖沟打桩。

这些事情自然有精通建造的工匠负责,只是具体的木匠、瓦匠等工匠,暂时还没有招募到位,毕竟第一步平整土地还没做,现在招募也早了些。

接着,刘昭带人来到农庄东面,在东面不远处恰好又一条并不算宽的溪流,平日里附近的佃户多来这边取水浇地,刘昭四下看了一会儿,便叫来陈举和刘耒嘱咐道:"肥皂工坊要挨着溪流,方便取水,我看就设在农庄东面吧,在这边新砌十个砖灶,每个灶台间距至少五尺……"

一旁的刘耒仔细记着刘昭的各种要求,以便接下来和瓦工、木工等工匠对接。

转眼到了日头升到树梢时,三百多名青壮已全部到位,在农庄北面和东面各司其职。

北面传来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百十个赤膊青壮正拽着石碾夯实、平整土地,东面百多个青壮也在奋力忙碌着。陈举带着三个账房先生穿梭在人群间,每丈夯实的土地便用朱砂在簿册上画个红圈。

"这边平整土地的事情要抓紧,看进度再有几天就能完事了,木匠、瓦匠要尽快招募,你今天就去一趟燕州城,不管价钱多贵,也要招募到足够的人手。"

刘昭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望着周围火热的场面,对身旁的陈举说着。

“是,公子放心,我这就带人进城。”

当天下午时分,陈举带着几个青壮来到燕州城东,这里是城中手艺人等活的地方,陈举刚一露面,正被几十个木匠团团围住。粗布短打的汉子们举着墨斗、刨子挤到前头,七嘴八舌地报价:"包工包料每丈梁木三百文!""俺们鲁班门人只要二百八十文!"

"诸位!"

陈举情急之下跳上一旁装工具的竹筐,大声喊道:"我城北农庄要建三座四十丈见方的工坊,需梁木两百根、椽子五千支,木匠按天算钱,包工不包料,每人每天一百二十文。愿接活的按指印领定金,工钱日结!"

这边的一众木匠顿时如潮水般向前涌动,陈举很快就招募到四十多人。

不远处的瓦工棚下顿时炸开锅,纷纷跑过来询问,陈举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定下了每人每天一百一十文的工价。

旁边,一群力工扛着扁担也凑过来,被陈举抬手拦住:"扛木料的力工每日三十文,管两顿饱饭!"

待到夕阳西沉时,陈举在城门处雇下二十辆驴车,满载着工具,以及临时采购的木料、石灰、瓦片等材料,车队还跟着四十多木匠、三十多瓦匠,以及三十多个专门干重活的力工,浩浩荡荡驶出北城门,车辙在官道上压出深深的沟痕,车厢里新买的锯子与铁钉碰撞,叮当作响。

随着陈举招募到大批工匠和人手,农庄北面和东面的施工进度快了不少,刘昭将这些工匠安排到位后,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此时刘昭安排刘耒督促肥皂工坊继续在农庄院子里生产,命陈举负责两处施工的进度,自己则乘坐马车来到燕州城中。

南安堂大门口的铜铃叮咚作响时,掌柜郭奉节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查账,紫檀木柜台上的青瓷香炉升起袅袅细烟,将"童叟无欺"的金漆匾额笼在薄雾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