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土蛤蟆也是好东西啊 (第2/2页)
但在70年春播的时候,果园队打算再江河边修一条林带,从何家菜窖经过。但后来几年不到,林带是长起来了,果树一片片很好看,但何家菜窖也被引流进林带的水浸塌。
后来大姥姥生了次大病,孙母回家探亲,发现二姥爷被调去很远的伐木队工作,孙母只能领着孙为民出力,帮娘家重新挖菜窖,要不然秋末储存冬菜时候到,新菜窖做不起来,没法过冬。
李居安站在菜窖口瞅着这2.5米长,1米五宽的长方形大坑,说道:“孙为民,还真是你挖的?你那年纪已经能挖菜窖了?可别吹,吹牛就没意思喽。”
孙为民气得直跳脚,率先踩着木梯子往菜窖下爬,说道:“咋就不是我挖的了?你瞅瞅,玉米秆还在呢,当年我给铺上的。”
这菜窖一米八深,大坑上被横着几根木头,和胳膊差不多粗。上下菜窖,边角处还有个宽口子,用来爬升。一层玉米秆,一层厚麦草和一层草草泥。这草泥等晒干些后,再覆盖上一层虚土,菜窖就完成了。
孙为民那脸色甭提多骄傲,他信誓旦旦说道:“回头等咱们老孙家盖了新房,你瞧好,保准能亮瞎你的眼,成咱们屯里最漂亮的二层小楼房,绝对是建的最早的。咱要隔壁屯的乡亲来串门,都对着咱老孙家的新房流哈喇子。”
孙家也打算马上开始建房,李居安想到等到月底,没过几天,他在旱田地的房就要动工,心里免不了开始期待。李家也会有自建房喽。而且张工的设计图纸是盖三层。
李居安踩着木梯子跟着孙为民往下走,抬头能瞧见菜窖口配的一个麻包。这东西就是把麦糠,装进麻袋,堵住菜窖通风口。因为农村菜窖要通风,但也要保温,这样菜窖里的的水果才不会风干或者冻住,也是一种菜窖管理。
李居安跟着孙为民,摸上来两棵大白菜,三个胡萝卜,两斤土豆,才打算往上踩着木梯上去。忽然他觉得脚下有些滑腻,低头一瞅发现潮湿温暖的菜窖下面,还趴着只土蛤蟆。
江河两岸的菜窖,大多是职工群众挖的,具备这样的环境,温暖又潮湿,非常合适土蛤蟆生存。
李居安喊了孙为民,孙为民惊呼一声,兴奋地用布兜子把土蛤蟆对准了,戴上手闷子,瞅准了位置,然后迅速用布兜子将土蛤蟆按住。
他感受到土蛤蟆在手掌心里激烈的挣扎,反而让他有种快感,他激动地慢慢把土蛤蟆抓起来,然后就要对准窖口抛出去。李居安喊道:“这咋能扔呢。给我来。”
孙为民骂骂咧咧:“啥玩应儿你也要留着吃?这能吃么,瞅着全是疙瘩,心里瘆得慌。”
李居安将土蛤蟆放进衣兜里,低头又找了找,用手电筒照照,还真的在几个角落,又找到了土蛤蟆的踪迹。他欣喜,赶紧也戴上手套,看准了就把土蛤蟆按住,然后送进兜里,说道:“这可是好东西啊,林蛙知道不,去集市上也能卖出价,一斤三块钱。南方那群有钱佬专门收。”
兴安岭土蛤蟆又叫林蛙,及滋补、药用、美容功能于一体“俗称大补品”。
孙为民听得眼睛都瞪大了,激动说道:“这么渗人的东西真的值钱?来来让开些的,我也摸下去再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