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谁不出钱,谁就是通匪! (第1/2页)
光和六年,十月初四,太子与讨逆中郎将皇甫嵩率大军,浩浩荡荡抵达长社城外。
长社令荀谌早已候于城门外,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恭地垂于身前,满城百姓也都整齐地跪于道旁,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迎接王师。
荀谌望着眼前这支威武雄壮之师,当即向刘辩与皇甫嵩跪行大礼,言辞恳切:“臣,长社令荀谌,拜见太子殿下,臣代满城百姓,谢太子殿下活命之恩!”
“谢太子活命之恩!”
随着荀谌这位长社令的话语,道旁民众亦是口出感激之辞。
刘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荀谌面前,伸出双手轻轻扶起荀谌:“荀友若,你这是上演了一出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好戏啊?”
一边说着,刘辩细致地为荀谌拍去其腿上的尘土,笑着调侃,但眼中却难掩欣喜之色。
哪位君王看到百姓这副喜迎王师的模样能不欣喜,这当真是极大地满足了刘辩的虚荣心。
但欣喜归欣喜,刘辩还是不大喜欢地方官员劳民伤财弄这一出的,不值当。
就像是修建宫殿,难道他就跟刘宏不一样,不喜欢住奢华的宫殿,每日听歌赏舞吗?
无非是克制欲望罢了。
荀谌面对太子这一副热情的模样,又是主动下马扶起,又是为他拍去身上灰尘,不免有些受宠若惊。
荀谌悄然看向太子身后的荀彧,他知道他的弟弟这些时日都在太子身旁参赞军政事务,甚至一度比陈琳、牵招这些先成为太子府属臣之人还要受宠。
但即便荀氏即将成为外戚,而他的弟弟又成为了太子的新贵,也不至于爱屋及乌至此吧?
荀谌深吸一口气,镇定了一下心神,脸上恢复了平静,不卑不亢地作答:“殿下误会了。十余万黄巾围城,百姓尽皆以为性命不保,要死于贼寇之手,却不想信使趁夜出城求援,而殿下的援兵当夜即便至。”
“百姓此举,实乃自发跪谢活命之恩。”
荀谌所言,确是发自肺腑。
他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如此果断,将全军骑兵派出趁夜突袭黄巾大营。
他是扒在城头上眺望了战场的,远处火起厮杀声震天,又见那支骑军得胜后从容退去。
刘辩闻言,只是轻轻颔首。
他心里明白,荀谌所言虽有真情,但百姓感激之情恐也有所夸大,不过他并未点破,而是顺势抓住这个树立贤君形象的时机,缓缓俯身向百姓行礼,言辞真挚:“尔等皆为孤之子民,让尔等遭受如此劫难,皆是孤之罪过。”
百姓们惶恐不已,纷纷伏地不起,额头紧贴地面,直至刘辩的乘舆进入长社县衙,才在小吏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站起身,领了赏赐的粮米后各自散去。
县衙中,刘辩坐在主位上,吩咐荀谌为他召见长社城中诸多世家豪门,为此次大捷举行庆功宴。
席间,刘辩直接将拉着孙坚的臂膀,半推半就地将他摁在自己身旁与自己同席而坐。
孙坚这一战打得实在是太漂亮了,十二万黄巾损失过半,而己方的折损却是七十九名屯骑、二百一十八名羽林骑和五百八十七名三河骑士,共计伤亡不到九百便连踏黄巾军六座大营。
说实话就连皇甫嵩这位宿将都被这个战绩震撼到了,甚至都怀疑孙坚是不是虚报战功。
直到孙坚得胜归来细细讲述了那一战的经过,众人这才得知黄巾军的大营守备竟如此松懈,就连拒马都未曾设立,乌合之众莫过于此了。
战后,根据骑卒们回忆的斩、伤敌数目,军中长史统计整合了数字后,估算斩、伤敌约在一万五千余人,而即便只折算这一万五千敌军的军功,孙坚这位主将都有机会封个关内侯了。
席间,刘辩一手举起酒盏,手臂高高扬起,一手举起孙坚的胳膊,满脸红光高声道:“诸君,长社得以保全,皆赖孙文台之勇,然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