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严于律己,心思太沉 (第2/2页)
虞听晚一开始自个儿带,有些时候是核桃,有些时候是花生。
起先宁素婵还会沉着脸训诫,斥她够不专心,没规矩。
可奈何她脸皮厚啊。
还会贿赂,给宁素婵分些。
时间久了,变成了。
——“不可再带。”
——“没有下次。”
——“虞氏,你吃的不少,不如出去消消食。”
到最后。
如今每次过去,案桌上总会有一盘精致的点心。
宁老夫人却是不信的。
她眼神不太好,目光所及之处,远了就有重影,可心却清明。
“你可别替她说好话,我能不知她是什么性子?”
“严于律己,心思太沉。”
她口吻算不得沉重,却带着无尽的悲怜。
“如今哪有个人呀。清心寡欲,倒是活着,心早就死了。”
宁老夫人一手撑着榻,要站起来。可她腿脚不好,很是吃力。
婆子正要上前,虞听晚却眼疾手快先一步搀扶。
宁老夫人笑了笑,拍拍她的手:“孩子,扶外祖母去窗边。那儿有棵柏树,是你外祖父生前种的。如今还枝繁叶茂。”
说着,她屏退众人。
“都退下吧。”
婆子:“是。”
婆子领着屋内伺候的奴仆齐齐行礼,经过檀绛时,拉了她一把。
檀绛纹丝不动,见虞听晚微微点头,这才恭敬离开。
宁老夫人看在眼里,笑意浓了些。
等门房被掩上,屋内只剩下两个人时,她站在窗前,去看外头。
光线明媚,透过枝叶,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她还记得丈夫领着一双儿女,在这里种下柏树的场景。
那时儿子十岁,而素婵也才六岁。
丈夫提着锄头,将袖子往上撸,教他们如何铲土挖坑,半点没有当官的倨傲。
说宁家世代为官,但不能忘了底下百姓农户的不易。
素婵当时小小一团,就蹲在一旁看着,也不知听懂没听懂,却偷偷用手去抓泥巴,咯咯的笑。
可不过一炷香,宫里来了不少人。
先帝身边的公公领着圣旨。
教导嬷嬷一身宫装站在公公身后,瞧见素婵脏兮兮的,面色骤然冷沉。
宁老夫人:“你婆母幼时,也曾顽劣过。”
她用最寻常不过的嗓音道:“我却觉得她哪哪都好,当时还和你外祖父说笑,上京少年郎里头,我最中意那顺国公府的二公子,自小天资聪慧,也不知有没有机会结个亲家。”
“可惜在她六岁那年,被皇家看上,赐婚给了如今的圣上。”
虞听晚愕然抬眸。
她没听人提起过。
也不知其中竟有如此……
不过片刻工夫,她已思绪万千。
宁老夫人:“意外我会和你说这些?”
虞听晚承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