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回黄阳县的路上 (第1/2页)
桂哥儿坐立不安地想着自家娃子是男娃还是女娃,想到辗转难眠。
孙山无语地看了看桂哥儿,男娃也好,女娃也好,还不是他的好娃娃,弄得着那么“重女轻男”吗?
做不了书童就好好读书,争取做秀才,举人,进士。
孙山怎么想就怎么说:“桂哥儿,小子也不错,将来可以读书,好好进场考功名。”
顿了顿,补充道:“至于束脩,你不用担心,只要我一日不倒,你的小子一日能读书。当然要有天赋的,要是读不了,可不能一直为了考功名而读书。”
桂哥儿从未想过自家小子有一天会像孙山这样考取功名,如今孙山提出来了,桂哥儿依旧没想过。
反驳道:“山哥,我家小子脑瓜子不是像我就像金花,我们俩都不聪明,怎么会出了一个会读书的小子呢?山哥,别浪费束脩了,还是乖乖读几年书做书童好了。”
桂哥儿自我认为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斤两。
一对不聪明的夫妻怎么会生出一个聪明会读书的儿子呢?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还不如早早谋出路,做小小山的书童。
只要他一犹豫,小小山的书童位置就立即被村里人霸占。
特别是孙大力和孙定南,跟着山哥走了出去,见过了繁华,对小小山书童的位置早就谋定而后动。
只要自己退一步,就会退一万步,他们肯定把自家小子塞了进来。
即使现在他们家的小子比小小山大,可难保他们以后再生。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桂哥儿自我鼓励地说:“山哥,这次金花生的肯定是闺女,等你生了小子,金花就生小子了。”
孙山:.....
蓄势而发,深谋远虑的孙大力和孙定南:....
行,桂哥儿要这么想就这么想吧,这是他的自由。
镖队从天亮走到天黑,一路上的风景没什么变化,看来唐县令丝毫不作为。
这条官路还是当初魏大人在的模样。
孙山吃饱喝足便走走停停地散步。
农家菜就是好吃,特别那香菇炖家鸡,更是一绝。
孙山好久未吃过如此清香四溢的香菇了。
于是找“农庄”老板问有没有的卖。
“农庄”老板听到孙进士喜欢吃,卖不卖不要紧,主要是他对孙进士那一个热爱。
急匆匆地把家里的存货拿出来,让孙进士挑:“孙进士,这里有好多种山菇,你喜欢哪一种?这种就是刚才吃的那种,我给你包起来。”
孙山也不知道哪一种好吃不好吃,反正刚才吃的非常合口味,点头说:“好,帮我包起来。多少钱一斤,我付钱。”
农庄老板连连摇头说:“孙进士喜欢吃就好,不用给钱。这些不值钱,都是我家老人平时到山里捡的。”
孙山哪里会做这样“吃霸王餐”的事,坚持付钱,老板坚持不要钱。
孙山坚持付钱,老板的声音比孙山还大,坚持不要钱。
孙山要保持文质彬彬的进士形象,不好吵架。
于是先收下,打算临走前让桂哥儿再给钱。
这时候老板的儿子跑出来,笑得非常谄媚地说:“孙进士,香菇不值啥钱。呵呵,孙进士,草民对你仰慕已久,不知道能不能送一副墨宝给我们店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