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梁覆灭 (第2/2页)
而对于那些城池中的老百姓,大雍皇朝亦展现出无比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与了丰厚的赏赐与宽松的赋税政策。这无疑是给那些摇摆不定的城池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大梁城池选择开城投降。
如此这般,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大雍皇朝那几乎完美的战略部署与强大的实力面前,再加上大梁内部因为恐慌而产生的种种混乱与绝望,整个大梁皇室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边缘,仿佛风中残烛,仿佛下一道催命符便会降临。
就在两个月后,仿佛是命运的审判终于降临,大雍的千军万马兵临大梁皇城之下。那一百五十万气势汹汹、威风凛凛的大雍军队,如同钢铁铸就的巨兽,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皇城之外,如同乌云蔽日一般,遮天蔽日,那压抑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只要大梁皇室依然执迷不悟,不肯选择投降,那么等待他们的便是兵临城下、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那高耸巍峨的城墙上,尽管每一个士兵都在拼死抵抗,但那如同汪洋大海一般的敌军,似乎随时都能将这最后的防线彻底冲垮。
大梁皇帝梁兴初心急如焚地看着朝臣们,满含期待地焦急询问道:“诸位爱卿,如今国家到了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可有退敌之法?速速说来。”
可是面对着这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沉重问题,此时的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人敢轻易说话?若是说错一句话,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毕竟敌人已经兵临城下,那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要将人压成粉末。
若是真有能够退敌的妙计,恐怕早就已经在第一时间被想了出来并加以实施了。而现在众人皆紧闭双唇,三缄其口,这或许已经是他们此时最好的应对策略。
见此情形,梁兴初气得暴跳如雷,他的肺都要被气炸了。但是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在这生死存亡的一线之间,他还是不得不强行压制住自己心头的熊熊怒火。
然而,愤怒也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现在的他急需找到一条能够挽救大梁江山的道路。于是,他强忍着胸中的怒火,将目光投向了伤势刚刚恢复好的詹台峰,带着一丝无奈与期待说道:“詹台老将军,你之前与大雍之人交手过,想必对他们的实力与战术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本皇恳请你如实说说你的看法,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大梁于水火之中。”
詹台峰心中一阵悲叹,他深知大势已去,回天乏术。可是面对陛下的垂询,他又不能不说。于是他不得不开口,用一种低沉而无奈的语气道:“陛下,臣不敢说!”
听到这样的回答,梁兴初心中无疑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恨不得立刻将詹台峰斩杀于当场,以泄心头之恨。可是他心里也清楚,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局势危急万分,在这个时候斩杀对方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与恐慌。
于是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道:“詹台将军尽管说,不管对错,本皇都不会定你得罪。本皇只是希望能够听到你的真实想法,或许你的建议能够成为拯救大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詹台峰心中长叹一声,他抬起头望着高高在上却又满含期待与无奈的陛下,知道此刻自己再隐瞒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无奈地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老臣便直说了。微臣认为,退敌已经是不可能了。敌军人数众多,武器精良,而且训练有素。而我们大梁虽然也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与敌军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想要活命,唯有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梁兴初听到詹台峰的这番话,顿时感觉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在他的心中,大梁是他的国家,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抵抗。
可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容不得他有一丝的幻想与犹豫。詹台峰这番话虽不中听,但却如同晴天霹雳,道破了这个残酷而悲凉的现实。
不等梁兴初说话,一旁的太师杜灵甫终于忍不住开口插话道:“陛下不可啊!詹台老将军说得轻巧,若是投降,谁能保证大雍不会对大梁皇室痛下杀手?他们一旦掌握了主动权,大梁皇室必然会成为砧板上的肥肉。而且,大梁皇室自古以来素有无投降之人的先例,这是我们大梁皇室的尊严与荣耀的象征,难道陛下想要遗臭万年,背负千古骂名吗?”
梁兴初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他也知道投降之后大梁皇室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可是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选择。此时的大梁,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就像狂风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可能倾覆沉没。
他咬了咬牙问道:“太师可有退敌之策?”
“老夫没有!”杜灵甫这一次倒是回答得极其干脆。他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无尽的悲哀与绝望。在这生死存亡、千钧一发的时刻,连作为太师的他也想不出一点有效的应对办法,这无疑是对大梁王朝的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既然大师没有退敌之策,那便按照詹台老将军的提议投降吧,我想诸位爱卿也应该不想死在这里,既然大家都不想死,就只能这样了。”梁兴初此刻有些无奈地垂了头,他那原本坚毅如山的眼神此刻也布满了无尽的失望。
詹台峰虽然内心很不情愿,对大梁有着无比深厚地感情,但是他知道大势所趋不可挽回,只能无奈地答应下来。
很快詹台峰带着国玺前往大雍军营,去完成这屈辱的投降使命。见到大雍统帅叶一斗之后,他按照礼仪单膝下跪,然后恭敬地说明来意。
叶一斗听完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大梁皇室的嘲讽与不屑。然而在这嘲讽中,似乎也有着一些对詹台峰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的认可与敬佩,虽然这样的认可在这胜利与骄傲的情绪中也显得那么的渺小。
然后他看向詹台峰道:“詹台老匹夫,你也有今天,之前我便说过,若是我大雍胜利,势必让你大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今看来,这结果来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快。老匹夫,本帅问你,你可后悔?”
詹台峰抬起头,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轻轻地点了点道:“叶将军,老夫很后悔。后悔之前的决定,后悔没有更强大的力量抵御敌军,可是那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是不可改写的过去。现在老夫受命前来投降,代表着大梁皇室的决心,还请叶将军接受大梁投降一事,给大梁皇室留一条活路,让他们在屈辱中还能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叶一斗并未着急回答詹台峰,而是看向一旁的李媛媛,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与请示。李媛媛毕竟是大雍前皇帝,叶一斗虽然贵为现在大雍的最高统帅,但在一些与以往的大雍皇室有关的重要事情上,还是有着尊重的态度。
李媛媛开口道:“叶将军,答应他的要求吧,毕竟战争不是目的,大梁皇室的命运也关系着两个国家的未来。大梁皇室不再享有皇权,所有皇室之人贬为庶民。本公主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大梁百姓的痛苦,也不想看到因为皇室的覆灭而带来更加多的灾难与动荡。”
叶一斗听到李媛媛的建议后点了点头道:“詹台老匹夫,你听到了吗?既然李媛媛公主都已经如此决定了,那就这么做吧!本帅会按照公主的意思办理投降事宜。但是,你回去之后,也要告诉大梁皇室的众人,要他们老老实实,不要再有任何的不轨企图,否则,到时候就算本帅想要保住他们,也恐怕是无力回天了。”
詹台峰虽然并不认识李媛媛,但是他刚才已经观察了许久,见叶一斗这么看重这个女子,而且她说话的语气与做出的决定都有一种大度与威严并存的特质,他猜想此女身份一定是非同小可,定是隐藏在背后有着巨大能量的人物。
于是詹台峰连忙回应道:“好,老夫这就回去把话传到!”
詹台峰无奈之中带着大梁的国玺折回皇城,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当他回到皇城之后,将大雍的条件告诉给了大梁皇帝与诸位皇室成员,那沉痛的声音仿佛每一个字都重重的砸在他们的心上。
梁兴初听完之后,尽管心中有不甘、有悲愤、有无奈,但是他明白现在大局已定,反抗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为了活命以及大梁皇室能够留下一条最后的退路,他还是咬了咬牙答应下来。
从此,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的命运被彻底颠覆,大梁彻底覆灭,成为了大雍皇朝版图中的一部分,只留下无尽的伤痛与回忆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