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到底谁来见世面? (第2/2页)
像陶笛这么清雅的乐器,距离他们一向很远。
论情绪调动,杨红唯的《回杯记》唱得更合他们胃口,可顾明这首陶笛曲初听感觉没啥,但听着听着里面的情感就沁人心脾了。
try{ggauto();} catch(ex){}
“咳咳,这个怎么说?”
文宣队的老前辈清了清嗓子,把问题抛给其他人。
本以为熬走了之前的知青,他还能再好为人师一把。
未曾想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被拍在了沙滩上。
“杨红唯不用说,她的水准要是不过,传出去咱都得被戳脊梁骨,而且她也就是来咱这儿歇个脚。”文宣队队长沉声道。
她显然是更偏向于杨红唯,二人转更适合出外演出,收个顾明,总不能再单独设个节目吧?
“我提醒一下啊,咱们回头是要送节目去县里艺术团,参加拥军慰问演出的。”
公社干部顿了顿,缓缓道:“人无我有,这才是优势。”
正如贾长海费劲巴拉要把顾明往公社文宣队送,图的就是在公社这儿留个好印象。
公社方面,自然也想要在县里表现出成绩来。
这个时候,顾明演奏的陶笛稀缺性就凸显出来了。
大家都表演二人转,争得头破血流,冷不丁冒出来个陶笛,这赛道连个竞争的都找不到,这叫错位竞争。
评委席议论着,顾明倒是很平常心,甚至还有心情朝台下的陈晓玉眨眨眼睛。
这让陈晓玉脸色腾地染上红晕,只觉得台上那道身影光芒璀璨。
原本她还想着该怎么去安慰顾明,现在看来得做检讨,怎么能那么不相信明哥呢?
“前营大队的顾明是吧?”
僵持之下,文宣队的老前辈饶有兴致地开口问道:“你这个曲子叫什么名字?”
反正对他来说,其中的弯弯绕绕都轮不到他操心。
况且,顾明和杨红唯哪个都不像是能长久留在文宣队的主儿。
“《故乡的原风景》。”顾明回答道。
他站在台上也无聊,正乐意跟人唠会嗑。
“这名字跟曲子很契合啊,确实有种思乡那种淡淡的忧愁,对了,这曲子是哪位大家的?”老前辈随口问道。
顾明张口正想道出名字,突然一怔。
貌似……创作出这首陶笛曲的宗次郎现在还没接触陶笛呢。
“这个曲子的风格蛮独树一帜,我还挺喜欢的。”
“我作的。”
“回头可以淘一淘这位大家其他的曲谱……
老前辈正笑呵呵地说着,蓦地一顿,以为听岔了:“你说什么?”
“这首曲子是我作的。”顾明态度恭谦,声音坚定。
正在争论到底留谁的文宣队队长和公社干部,两人同时停下来转过头看向台上的顾明。
“这可开不得玩笑,被发现抄袭的话,名声要臭一辈子。”
老前辈语气变得严肃,他担心眼前的小伙子为了入队,这种弥天大谎都敢撒。
台下众人骚动起来。
他们原以为过江龙和坐地虎争斗,已经是今天的高潮了,没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
“你才多大,学过作曲吗?练过几个谱子,就敢说自己会创作?”文宣队队长眯着眼睛质问道。
“没学过,这曲子就是我自己吹陶笛的时候,瞎捣鼓出来的,就觉得好听。”顾明淡然道。
除了他以外,这世界没有第二个人能知道《故乡的原风景》的谱子。
连宗次郎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