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打个样 (第1/2页)
李绍恭枪风凌厉无常,李靖知道对方境界远在自己之上,之所以不分伯仲,无非想拖住自己,从而换取对话机会。
想到这里,心中豪气顿时一泄,将长枪狠狠插进地上,颓败的靠在墙角。
他何尝不知,李绍恭字字句句在理,只是心中仅剩的倔强,让他始终不肯认错。
李绍恭再送神助攻:“除了跟我走,你只剩死路一条。”
李靖茫然抬头,少年不会心存得不到就毁掉的想法吧?若是如此,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能坐以待毙。
“李渊乃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你为何消失,他再清楚不过,长安迟早城破,届时便是你的死期!”
李靖心里咯噔一下,后背瞬间渗出冷汗。
“你想建功立业我能成全,你想忠君爱国我能成全,除了我,你别无选择!”
李靖思虑许久,长长叹息:“你方才所说陛下、代王、越王之事,可还算数?”
......
长安城外!
官道。
四人身穿便服,骑马而行,此行目的地乃杜陵县,去寻一位治国名相。
冀州剿匪之时,一应军需皆由朝廷支撑,镇守洛口,亦能劫掠朝廷粮草补充生计,如今自立门户,这种好事将一去不返。
一万大军北上,住哪里?吃什么?士兵一日一顿肉食如何满足?上万匹战马吃什么?喝什么?
北境地处边塞,土地贫瘠,如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如何发展人口实现自己吹下的牛逼?
无数问题撄绕脑海,头疼不已,李绍恭颓败的趴在马背,愁肠百结,生无可恋。
王伯当知道,李靖必然非常重要,要不然,李绍恭也不能亲自入长安寻找,随手将一壶‘将军烧’递给对方。
“将军酿的烧酒,你且尝尝味道如何。”
一口烈酒入喉,如同利刃剐嗓,胃里传来一阵烈火灼心,陡然间,一股气冲山河的后劲直冲脑门。
随即,一股暖流传遍四肢百骸,将刺骨寒冷逼退,浑身舒爽,乐不思蜀。
李靖老脸登时涨红:“烈,真烈!”
不禁再次仰头,连续灌了数口烈酒,一队骑兵迎面而来,与之擦肩而过。
骑兵中为首男子回头看了一眼,表情若有所思。
来到杜陵县,多方打听,这才寻到一家门前,敲门半晌,迟迟不见主人开门,稍一打听,才知这家主人刚被长安来的官兵接走。
李绍恭心头一紧,来时路上迎面而去的那队士兵,不会就是接走杜克明的人吧?
脑海轰隆炸开,这特么又是什么情况?历史上不是李渊攻下长安之后,李世民才把杜克明请走的么?
杜如晦,字克明,唐初重臣,他为相时,唐朝初建,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
杜如晦长于断,房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他们二人,共称‘房谋杜断’。
怎么回事?瓦岗内讧事件提前发生,观音婢也没嫁给李世民,如今,杜克明业被人提前挖走,李绍恭总有一种脱离掌控的感觉。
沉默良久,迎着寒风翘首北方,既然长安事了,也该启程北上。
渡河自河东道北上路程最近,他们携带粮草不多,所有人以为李绍恭会这么选择,不想对方反其道而行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