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不省心的贾敬! (第1/2页)
刘朋这个在庄户之中威望甚隆的庄头,极懂得吹嘘贾琰展现的种种神奇之处,借用其神仙莫测之威,再加上十多个鞑子首级和几个俘虏鲜血淋漓的实证,两千多人果真愈发服服帖帖了。
贾琰没有管理如此多人的经验,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仍然把权利下放给刘朋,有事也直接吩咐或问责他,并不怎么理会其他人。
这也的确让聚集而来的这2000多人基本维持着稳定秩序,两天来没出过什么乱子。
不过,无内患则必有外忧。
明明前一天午后的最新消息,还只是后金、蒙古合流之后号称十万的草原大军兵围大同这座军事重镇而已。结果一天之后,这草原上的骑兵竟然就打到北平这来了!
虽然贾琰理解这年代的消息普遍都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可眼前这局势也有些过于出乎意料了。
就显得大庆王朝的那些个边关重镇,还有那数十万大军,简直废物得没脸见人。
不过反过来说,刚才那区区数十骑草原轻骑兵竟然就敢直愣愣的冲这边两千庄户聚集的地方发起跳跃冲锋,也的确算得上彪悍甚至是精锐了。
所以,现在外边到底是个什么局势?
如果没记错的话,重兵云集的大同距离京都直线距离都在500里以上。
难不成大同被围了一天就破了?
还是说鞑子大军一边围了大同,一边分兵前来袭扰京都?
不会这么狂吧?
不过很快,贾琰的这些困扰便迎刃而解……至少解了一部分吧。
贾琰从宁国府分来的这个庄子,它在本质上和普通的田庄就有所差别。
其中除去八成左右的佃户,还有近两成庄户的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家庭在三代之内都曾经出过人追随老宁国公,或者干脆就在十多年前追随荣国公贾代善上过战场。
虽然其中大多数人都没能回来,可贾家该给的照顾也是给了的。除了当时奖赏的银两,当时每家还分了20亩地。
这地当然是挂靠在贾家庄子上的,不然自耕农的田地税收也比佃户所承担田租低不了太多。
而如此情况,也让贾琰的庄子里有那么百十来号青壮多多少少是经历了一些军事训练的,甚至祖辈在战场上赖以存活的各种手艺也传承了不少下来。
比如草原上各民族的语言,比如驯马,再比如刑讯逼供等手艺。
这些人相互配合之下,一份沾着血迹的口供很快就送到了贾琰面前。
贾琰大感出乎预料,忍不住轻叹,都道烂船还有三斤钉,咱宁国府也不是真就丁点底蕴都没了的嘛。
老头子分给自己的这份财富,或许还真值得深挖一二。
从这份口供上,贾琰连蒙带猜基本确认了许多重要信息,也微微松了口气。
首先边关方向距离京都最近的军事重镇大同并没有被攻破,只是被鞑子大军围了起来,据说用了些手段限制了城内大军出城决战。
然后,鞑子竟然真狂妄的分兵了!
其主力一分为二,大部分兵马仍然在大同重镇保持围困压制之势,另一部分则是深入多年未曾被大军袭扰的河北大地,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