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木卫挺进队 (第1/2页)
哈鲁克级星际运输舰的成功部署促成了SVS和平联盟面向木星圈前进的第一步规划,也开始让地球与火星这两个人类目前在太阳系中最为重要的星球间产生了更多推动发展的交互度。
随着第一艘哈鲁克级星际运输舰的成功部署后,木卫三开疆拓土的第一枪也即将成功打响。
星曜,谷致文,宇轩,叶雨慧和王飞博士五人来到一间小型会议室,开始就木卫三加尼米德基地的设计和建造问题而聚在了一起。
作为一座以防御和战斗部署为首要考虑的要塞型基地,首先要确保的前提便是对SVS成员的生存安全度,毕竟那不是一个人人能够前往的地方,往直白地说那就是一个冰封之地,一个常年温度基本维持在零下160~200摄氏度的极寒地带。
为了解决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星曜提出了大方向,他表示若是改造整个木卫三的环境,那绝对是一项大工程,就像金星那里的极寒极热一样,若是就这样等,一定会大大降低效率,且推迟木卫三开疆拓土的时间,因此整个工程必须要多个维度同步进行。
“目前金星的大气改造进度已经将其寒极和热极的味道调整了正负30摄氏度的样子,投放的细胞还在继续释放以平衡那里的环境温度和其他属性。
但若是将其改造到完全适合人类居住的话,的确还需要很长时间。”
星曜调出了一张木卫三从地核到地表的结构图,那上面显示这个卫星的剖面图总共有5层。
从表面往地核分别是:
冰壳,
咸水海洋,
冰幔,
岩石地幔以及金属铁内核。
“考虑到木卫三是一颗远离太阳的卫星,那么我们只需要通过这种细胞的繁育和活动以增加氧气,再渐渐提升环境中的热量即可,但不要以为那样会很快。
因为整个木卫三的地核只有1200摄氏度,外加距离太阳如此遥远的情况下,它的星球温度是极低的。”
“所以就算通过培育菌进行环境的平衡和调节,都不会有显著的效果,是这个意思吧。”
“看来只能通过局部温度转化的方式,建立能量基地后,向基地所属的地块,进行恒温调节了,这或许是最高效的方法。”
“为基地群建设一座或者多座能量储备基地,依靠高能量反应堆输出稳定的能量,再将其转化为适合人类生存环境的温度。
与其采用面向整个星球的改善体系,不如针对地块开始!”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木卫三是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不过大气层和磁场的程度都低到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只能采用这种方式!”
对于一颗卫星来说,这还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作为木卫三的首个SVS中枢基地,同时在未来将进一步形成SVS和平联盟外太阳系战略和探索深空的核心环节,该基地和火星基地既有相似的理念,也需要走完全不同的路线。
主导者星曜根据自己的设想就此组成部分进行作图,结合火星基地的架构,将其分为能源中心,菌群培育中心,实验中心,大型训练场,补给中心,作战指挥中心,供大型飞行器和星际战舰停靠的船坞,此外还需要有座超大型战略级星际船坞,使其成为外太阳系规模最大的星际港湾。
“在这三个呈三角形布局的穹顶下,则是三台足以为星球表面百分之30以上的面积提供能量储备的聚变反应堆,把整个基地包围于该范围内。”
“每条边的长度为360公里,而中心区域则主要用途是打造一个全长6.5公里,宽度2.8公里,高度1.2公里的超巨型船坞,以囊括SVS未来各战略计划的实施。”
“这么大的,船坞吗?”
“是,这是面向未来的储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