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定向会议 (第2/2页)
“可是,目前的问题在于,木卫三距离地球的距离足足有七亿多公里,这还是平均值,如果从火星抵达木卫三,那么最近的距离也有5~6亿公里。”
try{ggauto();} catch(ex){}
“那么就需要具备超远航程和相当的运载能力的行星间的运输舰才能够办到了!”
宇轩很快给出了答案,只是截止目前,SVS还没有一款有着强大的运载能力的星际运输舰。
“如果在小行星带设立后勤补给基地,我们一样需要解决星际间的航行和运输所带来的困难。”
“是啊,所以今天我们召开会议的主题,就是下一个阶段,我们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太阳系范围内能够进行星际间灵活运载能力的战舰!”
“可以啊,这听起来是一个震撼的战略工程!”
目标被确定后,施耐德首长开始对火星基地的大型战舰的可建造规模能力进行着评估,要想建造这样的超级战舰,技术和生产力是第一要素。
目前火星基地最大的船坞能够建造600~1000米规模的武器平台和单模块,还有多个大型船坞,从容量和工程可进行度来看,规模这一块基本是足够的。
“不过这样一个工程,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设计,火星基地有能力制造和部署诸如MGTX和MGX-L甚至是更大更高级别的战略平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最关键的还是各重点模块的确定和达标,只有确定了整体的方向,才能够进行布局和投产,另外基地还需要对不同模块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扩建和改造以确保整个生产线的完整。”
施耐德首长那边得到了肯定答复后,星曜就目前外星基地兵工厂这块没有太大的顾虑。
不过紧接着,他又把目光落在了先前主持超空间引擎研发的首席总师宇轩身上,在他看来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太空战舰,确定它高度的不是武器,也不是防御,永远是能量维持系统和推进系统。
如果这方面无法达到要求,那么其他领域再好也是白搭。
“宇轩,你来说说SVS目前有关于超级引擎的发展的总体进度,对于新一代大型太空运载战舰的推进系统,你有什么想法?”
照着自己的思路和议题,星曜开门见山地询问到,宇轩略微皱起着眉头,迅速整理好了他的思绪,平和地汇报着目前的情况。
不过对于星曜提出的这个核心,尤其是接下去的研发工作,他却给出一个可能是厚此薄彼的答复。
“以目前SVS装备的最强空间动力引擎,就是搭载在海德萨尔号的迈尔斯引擎,如果在目前的基础上重新开发新引擎,一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研发周期无法确定。
不过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等离子聚变引擎的研发实际上在单引擎领域来看,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期。”
“好,这么看来在引擎这块,我们需要做出一个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继续挑战新高度,但目前而言不太会有显著的突破,要么就继续在现有超级引擎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外围系统的升级,相互配合,是不是这样?”
“嗯,可以这么认为!”
狄晨龙在桌板是迅速一番比划后,随即提出一个思路来。
“星曜,既然我们有成熟方案的海德萨尔号太空艇,而且太空基地向日葵号也已经建成,就让海德萨尔号飞艇作为运载主力的话,可不可行呢?”
“哈哈,这就好比你让一个斗士,去当搬运工,不是不可以,只是海德萨尔号是以战斗为主要目的的太空飞行器,就算改成运输平台,一方面运载能力有限,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其结构进行大改,个人觉得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本身的理念和专长就不在一个领域。”
韩志文当仁不让又不失幽默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搭载目前的超级引擎的质子冲击号和海德萨尔号这两种人类速度的超级平台上,身为能够熟练操控且驾驭它们的韩志文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被你这么一说,倒也是,不管这么说,这事的决定一定要板上钉钉,就算是慢一点也不能草草决定,这可关乎着太阳系的未来啊!”
众人纷纷开启议论模式,目前来看就算是把战舰的图纸完整放在桌面上,如果作为心脏的引擎问题没有确切的方向或者取得新突破,那么本身就需要相当推进和稳定性的星际运输战舰,最多也是纸上谈兵罢了。
不过就在他们全力进行着讨论之际,星曜却突然像受到了什么启发似的,抛出了自己的观点,见他们也在各抒己见,决定索性先抛砖引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