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新战略 (第2/2页)
物理性质:平均半径:2,631.2km(地球的0.413倍)
表面积:87.000,000平方千米(地球的0.12倍)
体积:7.6×1010(地球的0.0705倍)
质量:1.4819×1023(地球的0.025倍)
平均密度:1.936g/cm表面引力:1.428m/s
逃逸速度:3km/s
自转周期:7天
转轴倾角:0-0.33
反照率:0.43±0.02
表面温度:最高122K平均99K最低:22k
视星等∶5(oppositition)
大气压:极小
大气成份:氧气,原子氧,臭氧
。。。。。。】
从这样的环境来看,要是作为人类太阳系的新落脚点,还不合适,但对于SVS和平联盟而言,什么事情都不会是一上来就顺利的,金星一战当中,让他们看清了星际交通工具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度,只能做到在太空中航行或许远远不够。
身为一颗卫星,它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水星的直径也就不到4900公里,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的直径更是只有2400公里,而木卫三加尼米德的直径居然达到了惊人的5262公里。
“这要不是它的身处区域使其围绕着木星鞍前马后,说不定这家伙就成为太阳系行星的新成员了。”
谷致文对比着资料,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并调侃到。
而通过探测发现,木卫三上另一个同样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那上面有着比地球多得多的储水量。
“只要有大量的水资源,对于人类未来开拓星球,就有了很大的保障。”
许嘉明肯定地说到。
“不过开发木卫三加尼米德卫星有几点必须要攻克的点,一个是之前提到的引擎,另一个就是要进一步克服那里的极端气温,如果说金星表面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极端炎热,那么木卫三上就恰恰相反,因为它距离太阳十分遥远。”
“寒冷。。。。”
“是这样的,那里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50摄氏度,几乎两倍于地球最低气温的南极地带。”
嘉明元帅将手呈三角形握在了一起搁在了桌面上,在他看来人类想要正式向外太阳系迈进,那么首要的据点,就是木卫三加尼米德!
而要解决星球环境这个问题,星曜也提出了两种办法,一个是利用特殊的地热基地释放热量,而另一个方案就是先前雪沁有提到过的,那就是建造一种名为人造太阳的光源,为木卫三服务。
但就工程量而言,不论选择哪种方案,都是史诗级的。
结合许嘉明元帅对于开发木卫三的决心,星曜开始构建一系列的步骤,设想的第一步就是研发更强大的引擎抵达那里,二是改造那里的气候,这一点可以借由和金星类似的方法。
只要他们能够登陆木卫三之后,考虑的就是建立基地群,但仅仅是对木卫三一颗星球进行开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木星足足有92颗天然卫星,是名副其实的卫星之王。
如果在整个空域的范围内点燃一颗人造太阳,那么就可以实行空间内的收益最大化,让这个区域内能够接受其光芒的星球都被光芒普照大地,这听起来是振奋人心的。
但这一点计划落实到行动上,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相当于在太空建立一座超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堆,再用巨大的能量去点燃它,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它的安全性,寿命以及持续性。
对于这个计划,谷致文还是认为它的理想性大于实际性。
“不能这么说,我认为凡事都有第一次,不论是否可行,我们都应该要走出第一步。”
“我看星曜的想法没有问题,其实人造太阳领域对于目前SVS和平联盟以及人类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各种武器系统,动力引擎,再到我们的脚下,都和核聚变反应堆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建造一颗人造太阳,就相当于向更高维度的大型反应堆进行冲击,当然具体到如何进行,大家还需要打版。
今天在这里,我们就已经把下一个阶段的目标确立了,接下去全面推进外太阳系木星卫星三号——加尼米德的开拓工作!”
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被彻底确立之后,许嘉明元帅向他们明确了目标,对于星曜而言,这也正是他希望的事情。
他心里明白,对于木卫三的开拓工程,离不开雪沁提出的人造太阳的支持,而许嘉明元帅将这个项目提上日程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雪沁的想法。
而站在高瞻远瞩的角度来看,木卫三的开拓一旦成功,它的意义将远高于人类向火星迈进,因为那表明他们真正地向外太阳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旦有这个实力迈出内太阳系来到外太阳系,那么将全面推动人类面向整个太阳系的开拓,这将是史无前例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