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带投大哥慌了,我侄子这么出息了? (第2/2页)
如今,孙权掌权,却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
不服气程普便托病不出。
现在打了败仗,周瑜理亏,自然要主动让贤。
孙权的目光望向了张昭:“师父以为如何?”
try{ggauto();} catch(ex){}
张昭拱手,低声道:“主公,老臣以为大都督多心了,程老将军是识大体之人,待大病初愈,定会到军中述职!”
“嗯!”孙权点点头,又对鲁肃说道:“子敬可安心了?”
“主公英明!”鲁肃拱手示意。
孙权来到桌案前,拿起了三韬六略翻看。
“吾自幼博览群书,兵法亦有所涉略,于聚铁山设伏不难,可何人又能对我江东军这般了如指掌?”
鲁肃摇头:“吾与孔明,皆有此困惑!”
张昭闻言,悄悄的后退了两步。
一股寒意由后背缓缓升起。
没错,张昭脑海里浮现出了好侄子张青的面容。
江东文武只知张青是张氏麒麟,却少有人知道张青真正的能力。
多年前,张昭看出侄子是腹有谋略,是不可多得的儒将之才。
纵然不为将,也必是军中奇谋之士。
张青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从未错过。
但张昭也清楚,张氏是站在江东士族一派的。
而江东的军权都在淮泗派手中。
张氏若是出了一员谋将,必然得到江东士族拥护,但同样会得到淮泗派排挤。
轻则入狱获罪,重则身首异处。
出于对侄子的爱,张昭一直按着张青,不让他出头。
甚至,用美色缠住了他,让他安心教孙家小妹读书。
张昭的本意是,等张青到了而立之年后再将他举荐给吴侯。
那时的张青,足够深沉稳重,必然会成为鲁子敬那般大才。
可人算不如天算。
一系列的变故之下,张青被迫离开了江东。
此一去,便是蛟龙入海,再无束缚。
以侄子张青之才,加上他对周瑜的了解,足以设下聚铁山伏击之谋。
“师父,孟义到了江东后,可有回信啊?”
张昭赶忙摇头:“离开江东便杳无音讯,那曹营文臣如雨,猛将如云,想必他未能得到曹操重视!”
“可惜了!”孙权道:“若孟义能得曹操重视,一定会将聚铁山之谋提前告知于我!”
“那是自然!”张昭赶忙道:“我侄儿对江东忠心无二!”
孙权点点头,将一封密信交给鲁肃:“这里面是我江东安插在荆州暗桩,子敬且返回前线大营,联系暗桩查清此事,这一仗不能败的如此糊涂!”
“是,主公!”鲁肃拱手,拿着密信快步离开了书房。
张昭悄悄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赶忙来到孙权,为他倒茶。
“有劳师父将这封书信送到程老将军府上!”孙权将周瑜的书信递给张昭。
“是,主公!”张昭点点头,双手接过书信。
孙权又问道:“师父觉得,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是否合理啊?”
“合理,绝对合理!”张昭重重点头:“程老将军屡立战功,但周公瑾智谋无双啊!”
孙权点点头,继续拿起三韬六略翻看。
“师父以为,我日后可否成为周公瑾那般统帅全军的大将?”
张昭立刻说道:“主公为人沉稳,通读古今典籍,日后成就绝不下于父兄!”
“哈哈!”孙权苦笑:“奈何年幼,不然我定如父兄那般领兵亲征!”
“来日方长,主公早晚会有机会的!”张昭拱拱手。
孙权又说道:“师父,你那本《江东概论》何时能完成啊?”
张昭摇摇头:“这……这本还未著完,便……遗失了!”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