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先治根子上的病 (第1/2页)
次日,腊月初八。
朱祁钰陪着汪皇后与小见济吃完腊八粥,才收拾好朝服,坐上轿辇前往奉天殿。
对于昨日兵部欢天喜地的气氛,也早已知晓。
此刻的他心情相比之前,已然是轻松了许多。
大明如今的边患,算是告一段落。
就算再有战争,那也是发生在草原之上,有顾兴祖与卢忠在负责。
朱祁钰倒是能省心不少,就算波及边境,也定不会再动摇大明国运的根本。
但是,战争虽然结束,百姓万民的好日子还远远未到。
对此,朱祁钰昨夜深思到子时过半,在承受不了熬夜带来的头疼后,才悻然睡去。
而今日早朝,他已经准备好向群臣发问,后续国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不大会儿,朱祁钰便抵达奉天殿,坐在龙椅上,经过常规的礼节,开始召开今日的朝议。
“臣,右都督讨虏将军范广于赤城打破也先。”
“后续又命兵士追击,将也先彻底赶出长城以外。”
“特此上奏,禀明军报实情......”
成敬所念第一份奏折,便是宣府之事。
待他念完,底下的臣子,皆是齐声道贺。
但贺声刚落,杜宁就不合时宜的便站出身形,大声喊道。
“臣,兵部侍郎杜宁,有本要奏。”
朱祁钰感觉有些诧异,他知道杜宁是自己书中理念的坚定支持者。
此刻见他有奏,不免神色有些郑重起来。
“杜卿请讲。”
杜宁得到允许,将军报中关于杨洪所做之事,从头到尾说了个遍。
这就导致原本打算与内阁商议的于谦有些被动,身为兵部的主官,却由属下将丑事抖出。
要是换做另一个人做兵部尚书,就凭这一件事,杜宁这辈子就别想再升迁半步。
但好在主事之人是于谦,他并没有在意这些,因为于谦同样也是朱祁钰书中理念的坚定支持者。
而坐在上位的朱祁钰听完杜宁所说后,并没有直接回答。
反而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刑部尚书王文,并开口问道。
“王文,你对此事怎么看?”
“可有看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身为大明名义上的刑律第一人,王文有些猜不透朱祁钰质问自己的目的所在。
只得试探回道:“陛下,杨洪所做之事,大明律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对于杨俊等人,臣倒是可以给出具体律法条文。”
朱祁钰翻翻白眼,还以为王文能替自己把问题指出。
谁想到,此时的他竟然不开窍。
无奈,朱祁钰只好换上严肃的面孔,轻咳两声,准备由自己来指出。
“杨俊等人先是获罪,后又行立功之举,虽然有悔过之意。”
“但错了就是错了,该罚还是得罚!”
“不过因此奏折并未将具体实情说明详细,惩罚还是暂且搁置。”
“待大军归来,再行定夺。”
说完,将刚才的表情褪去,又换上一副温和的模样说道。
“另外,杨俊等人助范广破城,算是立功。”
“这也必须赏。”
边说,边将头颅看向于谦,话语不曾停顿,继续说道。
“于谦你且先记下。”
“最后一并论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