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收购电影特效公司 (第2/2页)
杨睿道:“技术好有什么用,连续两年的巨额投资,业绩却少得可怜,投资人正准备辙资,抽出资金拿去投资国内日益火爆的房地产。”
“是吗?”
萧剑着着资料上着“预计收购价三千万”的字样,道:“那就选湛蓝,请杨总监负责这件事情。”
“没问题,萧总。”
“对了,萧筱会参与这次的收购案,杨总监不会介意吧?”
“当然不会,萧副总聪明能干,有她在肯定能事半功倍,容易很多。”
萧剑笑道:“哈哈,什么事半功倍,我就是想让她去学习一下机会难得。”
杨睿看着萧剑,十分理解他对妹妹萧筱不遗余力的培养,不过他说的也不是奉承话,而是萧筱真的很有能力,虽然每周来公司的次数不多,但整个公司皆在她的掌控之中。
“那公漫公司?”
“就选这家位于中关村的奥漫工作室吧,你把它罗列在名单之中肯定有它的长处,而且它只是个工作室,到时候合并进影视特效公司不用太麻烦。”
杨睿点头,他之所以将奥漫工作室列进名单中本就有这方面的法想。
“那我马上去联系这两家公司。”
“嗯。”
湛蓝影视特效公司CEO谢邵坤二十八岁,是美国南加大影视特效专业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在美国三大影视特效公司之一的总部位于加洲的数字领域工作了三年。
前年,谢邵坤有感于国内电影特效的落后,找到三个志同道合的学弟回国创业。
为了拉到投资,他们带着各大老板们看美国的特效大片,解说片子中的特效怎么样,全球票房多少亿美金,特效公司能赚多少钱,而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又怎么怎么样……
总之,电影特效的钱景绝对是光明的,钞票是很容易赚到的。一大通忽悠下来,加上美国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先后让几个对电影特效感兴趣的老板投了钱。
投资人把钱投进去后,才发现搞电影特效他玛就是个烧钱的大坑,坑深似海。
湛蓝公司一味的追求新技术,而国内的制片人、导演们又不给力,不是门外汉就是能拿来做特效的钱非常少。
公司成立两年多,先后投入的资金高达五千万,而业绩只有两千多万,特效公司难以为继要求追加投资,难怪投资人要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