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让你军转民,VCD什么鬼 (第2/2页)
随后,他买了飞机票,带着秘书郑光明,直奔南方的徽州,找到了正在憋在实验室里研究vcd的姜老板。
面对这两个从北方偏远省份的陌生人,姜意外的见识到了超越时代的眼光。
“姜总,您的技术我有所耳闻,我非常欣赏,但是我并不认为在您的手里,这项技术能变成利国利民的好技术。
实不相瞒,这次来说实在的就是为了能够拿下这项技术,我相信我更有能力让它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和未来的光辉!”
姜总被对方的直率和无耻震惊了,“你一直都这么勇敢的么?”
“……”周秉昆吓了一跳,还以为这位也是穿越者呢,这都啥台词啊。
历史上vcd问世后,就被国内外的厂家窃取了技术,将姜总的万燕公司拍死在了沙滩上,让人总是扼腕叹息。
这里头的原因有很多,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姜总当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导致被外人抢了先机,反而要给对方付钱。
其实,白景善在一份材料中看到了更为翔实的内情,产能、研发等带来的资金压力,都是压垮万燕的稻草。
try{ggauto();} catch(ex){}
周秉昆将自己的经济实力简单介绍给了姜总,表示可以给对方两个方案,一个是仅仅出卖技术,另一个则是带着团队加入他的周氏企业,后续的一切研发经费都会提供,还可以组建一家新企业,给姜总以占股的形式加入,实现合作共赢。
姜总将信将疑的道:“你要技术那没有,我的团队还没研发出成品!”
周秉昆笑道:“那不急,我等得起,我预计那一天不会遥远了,到那时候,您就将会变成这个时代之光!
不知道您是否愿意,与我携手一道,去见识见识这道光芒的美丽之处呢!”
姜总的心猛烈跳动了一下,这位陌生人的胸怀太大了,让他有点摸不透。
不过他的内心对研究进度极为熟稔,成品研发成功确实不远了,现在已经是8月末了,再有几天时间,第一台vcd估计就可以问世了。
姜总的心动了,与其以一个对市场不够敏锐的技术人员去面临不测的未来,还不如找到一个更好的途径去实现梦想吧……
合作意向达成后,姜总谨慎的额派人前往江辽省进行了背调,实地证实了周秉昆所言不虚,在资金缺口的压力下,最终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周秉昆在周氏企业下新成立了一家家电公司,生产厂房就设在了周秉义的那家工厂,名字改为时代之光家电厂。
姜总辞去了自身职务,带着30多人的团队很快整体搬迁到了吉春市,9月3号,第一台vcd的成品,自然而然的花落吉春市。
安抚了姜总一番,周秉昆稳重的将这项专利诞生的迹象严格的按在了水面以下,进一步投入资金,鼓励姜的团队进一步研发p3和p4的技术。
倒不是周秉昆不想研究dvd,其实这玩意的技术也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就是换成了使用peg-2标准来压缩和解压缩图像和声音。
相比vcd,dvd光盘可以存储大概4.7gb的数据,是同体积vcd光盘的7倍之多。且其画质更清晰、功能更强大,而且价格也更低廉。
只不过生产dvd的芯片需要进口,实在划不来,等到外国人反应过来后,把你的脖子一掐,需要交大笔的专利费才能得到,很是有一些得不偿失了。
几年间,周秉昆的钱如同流水一般撒出去,研发经费实在是太贵了,不过好在收获的时候到了。
时代之光家电厂的新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成,原本的三千多工人,大部分年纪大的都被遣散,拿着高额的买断费离开了工厂,虽然有不甘,但是相比于其他工人的下场已经好了多倍,自然也没话说。
人员精简到1500人的新工厂,在经过培训后,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进行vcd的生产,只不过暂时都秘而不宣罢了。
1994年1月,国家正式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的成员国,并且是受理局、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单位,周秉昆带着vcd技术,向pct提出了申请专利权的要求。
但是众所周知,这个申请周期非常之长,从国内到国外,至少要几年的时间,因此他也没有将希望全部放在这个上面。
为了能够尽快将时代之光的名声打出去,他决定打一场短平快的战役,快速占领市场,在盗版尚未反应过来之前收割利润,迅速离场,实现华丽转身。
蔡乐乐公司旗下的几个国内知名的一二线歌手,还有曾经请周秉昆作词作曲的港岛影星,都被周秉昆拉过来当人型模特,宣传vcd这种横空出世的新产品,几乎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新奇的产品席卷了国内的家电市场。
历史再一次重演,1994年一年间,伴随着东北地区已有市场的铺垫,时代之光家电厂出产的vcd达到了30万台,售价4000元每台,利润多到周秉昆难以想象。
在国内山寨机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周秉昆凭借着在股市里赚到的钱,再加上接连出售了几部剧本,进一步扩大产能。
在1997年到来的时候,时代之光的vcd年出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台,剩下的300万台销量则已经被后起的国内外新品牌占领。
剩下的几年间,国产vcd或许还能保留一点的市场,但是利润绝对不多了,是时候卷铺盖走人了。
姜总急的满嘴大炮,但是周秉昆却心如平湖,毫不在乎,本来就是挣快钱,何苦在这个旧赛道上继续走下去呢。
外国人的dvd很快研发出来,周秉昆的vcd专利申请了下来,却也为时已晚,时代发展的步伐太快,已经将vcd远远抛在了身后,就连专利费都赚不到太多了。
1997年,周秉昆做出了将时代之光家电厂工作研发重心转移到了轻型的p3和随身听、大型家电、电视机等赛道上,先后出了几款爆款,声势越大浩大。
……
随着财富的积累,周秉昆的年纪也到了知天命之年,21世纪的曙光到来时,他已经在这个任务世界停留了快五十年。身体倒是不错,但是心态上却已经老了。
每次到这个时候,他都有些感谢圆梦系统的记忆遗忘机制,如果不是每次记忆冻结,在脑子里塞进那么多年的记忆,恐怕很折磨人。
儿子周聪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父亲身边,越来越多的接手周氏企业的业务,在舅舅郑光明的辅佐下,逐步掌握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水平也随着年纪而水涨船高。
新世纪到来后,周秉昆已经不再具体参与生意上的事件,大胆放权,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了周聪。
这家以他为核心的家族企业,也在年轻人的掌舵之下,走上了现代企业的道路。
2003年,周秉义在万民惋惜的挽留下,还是调回了吉春市。这时候,他见到的周秉昆,已经是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人了。
周秉义五十多岁了,比弟弟老得更快,腰都有些弯了,只不过在妻子的照顾下,胃病倒是没有恶化,除了偶尔烧心外,并没有朝胃癌的方向发展。
郝冬梅也老了,随着丈夫仕宦多年,她的劳累更甚,一生相互扶持也算两两相得。
大家都老了,周蓉已经快要退休了,蔡晓光则还在导演的路上不断颠覆挑战自己。然而景善封笔,多年不出,他蔡晓光江郎才尽也就不难接受了。
周蓉劝了好几次,可是蔡晓光总还有这梦想,一直不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