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觐见 (第2/2页)
皇帝,那可是权力生物。
try{ggauto();} catch(ex){}
对于父母妻子都少有真情流露,更何况是他们这群勋贵?
“牛大将军?朕刚刚听到呼喝声,京营大军和刘谟已经率军到了吗?”
崇明帝稍显期待地问道。
心情大起大落之下,哪怕是崇明帝,这会也有些心不定。
反观高堂上的太上皇,虽然已经老迈,身子依旧挺健。
如今一个人坐在高台上,可谓是不动如山,完全不为叛军所动。
两代帝王,对比却是颇为明显。
怎么说呢?太上皇和崇明帝之间还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太上皇作为开国初代皇子,领军打仗、治国理政,什么事都经历过。
没办法,每一位开国皇帝,在一下子得到了偌大的江山之后。
他更加信任的,必然是自家的子嗣,然后是兄弟,最后才是勋贵。
人手不足,许多人就会被付以重任,自然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多。
可是在此之后,为了保证皇位传承的稳定,皇子之间是有差异的。
太子的教养,和普通皇子的教养,其实是天差地别的。
太子,那可都是照着帝王培养的。
崇明帝毕竟没有完整地经历过这个过程,未免有些失了分寸。
只不过,他也很聪明,将这种不安转化为担忧,以此拉拢勋贵。
也正是这個原因,太上皇才会稳坐高台,没有否决崇明帝的举止。
他紧握着兵权,却从未阻拦崇明帝亲近勋贵,只是崇明帝不愿意。
亲近勋贵虽然不能让崇明帝掌握兵权,却是能让他日后更容易地接手兵权。
崇明帝这边话音才刚落下,却又是立刻有人开口,赫然是几位老王爷。
“牛将军,叛军已被杀退了吗?咱们是不是可以回京城了?”
其他人看到崇明帝在说话,还有些不敢开口,这一位却是不管。
挪动着肥硕的身子跑过来,无比忧心,却又满含期待地问道。
这一位可不简单,而是如今崇明帝现存为数不多的兄弟。
当今大汉朝的忠顺王爷,虽然只是郡王,可一个“忠”字表明了一切。
他是崇明帝的铁杆,也是崇明帝信赖的弟弟,各种待遇远超亲王。
崇明帝也不是没有其他兄弟,事实上,他的兄弟数量可不少。
只不过,那些兄弟都是太上皇老当益壮之时生下来的。
说是兄弟,有些未必有他儿子年纪大。
年纪相差太大,自然也没有太多感情,自然也就比不得忠顺王。
牛继宗脸色微难,说道:“还请陛下恕罪,京营大军不知所踪,刘谟也未率军前来。
陛下,此乃东平王世子提出的计策,以此扰乱叛军军心。
说是叛军,其实是贼军,贼军虽然势大,却是乌合之众。
京营大军威名赫赫,刘谟也多次征缴叛军,于叛军心中留下阴影。
我等不过是以此扰乱贼军军心。”
听到这话,忠顺王大失所望。
崇明帝也有些失望,倒是也还好,毕竟他的身份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想法。
牛继宗继续禀报道:“陛下也不必忧心,我等共推北静王爷往京城调兵。
只要坚持两天时间,北静王爷必然能够带着龙禁卫前来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