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薅羊毛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实际上正面战场上,还得国军出大力气。只不过但凡光头以及他们上层不要那么糜烂,战事也不至于那么糜烂。
这个阶段,八路军虽然碍于老百姓不去偷袭据点了,但是打黑枪,敲闷棍,扒铁路,破公路,都异常活跃。
鬼子不想解决八路军吗?那可太想了。
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调集重兵,没有几个师团十几万人还真解决不了。
因为之前鬼子已经试过了,调集几万部队去围剿,都让八路军跑了。
再次围剿不断发展的八路军,想成功,少说也得十几万精锐部队。
然鹅,要调集这么多部队攻打八路军,整个中国战场都得出现缺口。
别看光头拉胯,但是那边还是有不少能打敢打的将领的。而且他也不是白痴,不会不知道渔翁得利这个道理。
早在1938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光头就指出:“中国已进入第二个抗战,已到了转守为攻的时期”。
虽然光头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能力大家懂得都懂,但不妨碍光头自信满满组织反攻。
其实光头也不是全然的不懂,只不过他总是浮于表面。
比如光头得出的上述结论,就是基于一些表面现象。
自1938年武汉,广州被小鬼子攻占。中国虽然损耗严重,但是同样的,小鬼子又开辟了华南战场,其战线越拉越长,兵力更是捉襟见肘。
再加上日本国内经济危机,进入1939年,侵华日军停止了正面战场全局性战略进攻,转而巩固已占领地区,实行“以战养战”政策。
对正面战场的国军采取攻势防御,以局部性进攻来占领某些战略要地及歼灭国军主力。
但是鬼子兵力分散配置在占领区各地,能机动使用的兵力较少;导致每组织一次大战役,都必须提前从各地调兵。
也正是如此,光头才觉得小鬼子虚了,自己又行了,感觉这波属于是优势在我了。一副都闪开,我要开大了,只要一波平A过去就行了。
因此,自打1938年的武汉会战以来,国军在最高统帅的指挥下,陆续发动夏季,秋季攻势。
虽然都因为未投入有生力量,战果甚微。不过这种行动也迫使鬼子不得不重点防守国军。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此时此刻鬼子有能力重创八路军,却没有调兵围剿的原因了。
虽然八路军已经让多田俊头疼不已,而且也影响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但是小鬼子还是抽不出兵力来。
兵力少了就是送菜,兵力多了正面战场就会出现漏洞。
没办法,整个高层都认为,让多田俊再苦一苦,让八路军再蹦跶几天。
他们觉得,目前国军才是心腹大患,而八路军只是藓疥之疾。只要解决了国军,八路军就不是问题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八路军薅羊毛薅得很快乐,小鬼子只能忍着。
也只有百团大战之后,小鬼子才会真正重视起八路军来。
不过小鬼子的算盘可能要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