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造反大业 (第2/2页)
“师爷的意思是,徐徐图之可以,但一开始要闹个大动静来,要让天下人醒来??”
“不是醒,清室近百年威压,不到最后,醒不来的,但是惊一定会惊,而且不光天下人惊吓,紫禁城那位自以为是的盛世之君,更会吓的从龙床上滚下来---”
“没准还会大喊,来人,救驾救驾---”
林师爷说到这里,直接大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豪迈。
“两江大营兵丁,明公又不是没有见过,皆是无能之辈,所依仗者,不过是甲骑,若是康熙年间,这些甲骑还有不少,但是往后却是越来越少,据我所知,最多不超过三千。”
“但难就难在,如何摧毁这三千甲骑,破了这八旗满万,骑射无敌的笑话!!”
林师爷随后俯身而拜:
“林某自幼学以文事,不比汉时诸葛武侯文武兼备,亦不如明时刘伯温有斗算占卜之能,不怕明公耻笑,上次杀那县令,还是借山匪之手。”
许浩听到“县令”“山匪”时,嘴角带笑,随后开口:
“萧何不会打仗,也是丞相,李斯不会打仗,也为秦朝一统天下,建立法度,立下赫赫之功,师爷不会兵事,又算什么,更何况山匪师爷用得,我也自然也用,说起来,你我,还是同道中人啊!!”
“哈哈----”
看着发出大笑声的许浩,林师爷脸色变的有些诡异,无奈的拱手:
“明公果决,我不及也!!”
许浩笑过之后看着对面的林师爷,眼神格外的坚定:
“师爷刚才说大清有三样依仗,有何解决的办法??”
林师爷思索片刻开口回答:
“甲兵之事,等两江之兵为明公所破,便破了三成,东南者,却是需要兵与义并行,单用一道,明公就算打下来了,后方也是时刻会作乱,到时死在距离最后宝座的关口,却是不划算。”
“待明公惊天下之后,可写檄文讨清,檄文上曰炎黄,中曰种族,下曰百姓!!”
“这个百姓,就是士绅吧??”
许浩突然开口,打断了林师爷打算继续说下去的话。
后者愣了愣,随后拱手继续道:
“自古以来,无论历朝历代,还是史书大册,百姓指的其实都是富者,真正的贫苦者,不过黔首尔,此辈乌合之众,聚之易,散之容,哎----”
林师爷的一声叹息,其实已经说明了天下士绅对于“百姓”的真实看法。
许浩握住宝剑的手微微用力,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拱手道:
“如何让彼辈从我??”
“可效仿清室所谓永不加赋,重用士人,若是明公再打几场大胜仗,如此,东南可定!!”
林师爷说到这,脸色兴奋的看着许浩:
“占了东南,就有了半壁江山,进可成朱元璋之故事,退可效仿南北朝,南宋之故事,明公若能做到那一步,无论如何,千秋史书之上,也是排的上号的了,若能全成,比肩明太祖,未尝不可!!”
“未尝不可啊!!”
林师爷的表情格外的兴奋,好似看到了未来有一天许浩占据东南半壁,进位称帝,给他赏官赐爵的宏大场面。
想到这里,林师爷心里都不免兴奋的来一句:
“若是能成,吾当为萧何,张良!!”
许浩眼神深处出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哀伤,此刻的他想到了安庆城那些麻木挣扎,终日为温饱奔波的人,想到了这大清各地吃糠咽菜,口呼“乾隆盛世”,嘴里唱着“乾隆爷”的迷茫牛马。
也就是林师爷这些士绅口中的“黔首”,那些好似如同蚂蚁一般卑贱的众生。
“师爷,若是我不依靠士绅,可能成大业??”
许浩突然一句话,震的本来高兴的林师爷,立马脸垮了,口中疾呼:
“自古以来。如汉之地方豪强,唐之门阀,宋之士族,如今的士绅,这,这天下自古以来,本来就是要靠这些人治理啊!!”
“汉唐如此,明清亦如此!!”
“明公莫要瞎想,先图大业,先图大业----”
许浩看着“紧张万分”的林师爷,本来绷着的脸突然露出笑容:
“世人都只知道师爷姓林,还未请教大名??”
林师爷呆住了,随后回答:
“林姓墨名,林墨,区区微名,徒惹明公耻笑。”
“好,就依林师爷所言---”
许浩脸色陡然严肃,语气森然:
“先图大业,再求后世!!”
林师爷此刻却是没有把后半句当回事,只当是个“托词”,为刚刚的头脑发热找借口。
但却没有看到许浩说这句话时,眼神中所透露出来的东西。
这股东西叫:
“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