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乾隆 (第2/2页)
在他的身边,还有几个随从太监,这些太监不断在他耳边啰嗦:
“见了皇帝,要先下跪,对了,手袖也要摆下去,跪下去就磕头……”
try{ggauto();} catch(ex){}
“要磕九个,三个不行!!”
“记住,要喊大清大皇帝万岁……”
“对了,跪的时候,头不能抬,抬了就是大不敬,尤其是不能去看万岁……”
听着那些“繁杂”的要求,蒋友仁第一次觉得,欧洲的所谓豪华宫廷,其实也不过是“小丑的装扮”罢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真正的上了台面。
只不过看着眼前巍峨的宫殿,他总会在想,这样庞大的宫殿,需要多少法郎,又需要多少银子,才能堆砌而成。
而这背后又需要多少工匠,多少家为“它”制作材料的作坊。
这些需要的人力物力,在欧洲,哪怕是那位新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也很难做出这样庞大的宫殿。
更何况这可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有严肃的“内政问题”,最起码巴黎的那些人,是不会看着国王营造如此巨大的宫殿,而无动于衷的。
但在这里??
想到最近翻看的一系列有关这片土地的历史,蒋友仁一下子又迷茫了。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皇帝总是和“天命”挂钩,什么是天命,应该就是上帝之子吧!!
每当想起这个,蒋友仁就觉得害怕,因为在欧洲,神权和王权,完全是两条平行的赛道,互不对付。
而结果往往是神压倒人,人只能交出“毕生财富”,换取所谓的赎罪劵,买上一张通往天堂的船票,以此摆脱人间的痛苦。
但在这里,蒋友仁最后看了一眼周围的一切,深吸一口气,小步走了进去。
…………
“法兰西天主传教士蒋友仁,拜见大清大皇帝,万岁,万万岁……”
蒋友仁随后连续在金砖上磕了太监们说的“九数”,然后恭恭敬敬将头埋在地上,等待皇帝的问候。
“你就是蒋友仁,他们说你官话说的不错,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蒋友仁感受着从台上传来的声音,不知所措的抬了抬头,想要抬高看清这位“大皇帝”的面容,但又想起了太监的嘱咐,只能微微抬起,眼皮低下。
“嗯,长的比那些个要好,似个人样!!”
龙座上的弘历,穿戴整齐,脚上的“恨天高”微微翘起,上下打量了一下台下的这个“洋教士”,随后继续开口:
“贵国如今可是路易十五世当朝……”
“回大皇帝陛下,如今正是路易十五世陛下了……”
蒋友仁有些疑惑的跟着回答。
“路易十五,路易十四之子,贵国习俗,却是令人惊讶,以数为尊号??”
弘历的语气中,略带惊讶,但很快又镇定下来,跟着询问:
“圣祖在世时,朕记得还是十四掌权,你我两国,自当同结世代友好,过几日我给你一封国书,你自代为递交给新王,就说大清国泰民丰,兵甲齐全,乃有道之君统辖……”
“若再问百姓是否安康,你再答,富者有之,贫者亦有,但却井然有序,不失盛世之象……”
啰啰嗦嗦扯了半天,蒋友仁就听明白一句话,那就是:
“我大清厉害,我大清太厉害了!!”
等到这位大皇帝说完后,蒋友仁咬着牙说了一句:
“回大皇帝,如今路易十五乃是先国王的孙子,不是儿子。”
“啊……”
弘历愣住了,不过反应倒很快:
“彼国习俗,与天朝却有区别,但既然是同宗之传袭,便乃合乎法统,至于十四,十五,不便计较,不便计较……”
好像要掩盖尴尬,弘历话风一转又道:
“朕幼时,亦学过欧罗巴之史,偶有所得,今日你来,朕便一问,以解其惑……”
“大皇帝请讲!!”
蒋友仁不太娴熟的拱着手。
“你等传教之人,都笃信上帝,那朕问你,上帝比朕,何大乎??”
“这……”
蒋友仁彻底傻眼了,他想来想去,都不明白,这位大清皇帝,会问这么一个让人难堪的话题。
而在台上的弘历好似有些感慨的说道:
“这个问题,朕也问了不少你这样的欧罗巴教士,可他们都是含糊其辞,今天朕想听你说个真话。”
蒋友仁心中叹气,最后回答:
“神和人是不一样的,您是统治人间的王者,他们是统治天堂的主宰,这是不能放在一起谈论的。”
“如果非要谈一个实际,我觉得,您可以走到最高的山峰,去抬头看看,天有多高,又或者,您的心中,便能容纳这片天空与大地……”
蒋友仁很聪明的把“上帝”和“老天爷”挂钩,然后间接的提醒了一下弘历,抬头看看天,不要太狂,但在最后又适当吹捧了一下对方。
将对方的心胸,比做和天空大地一般宽广,让台上的弘历只能尬笑,最后换了个“有趣”的话题。
“蒋先生,你们法兰西,如果遇到造反,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