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知名歌手集体失业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唉,工资都未拿到。”
“狗老板…”
等黎亦峰从卫生间出来,就剩一道身影孤零零坐大厅抽烟。
他刚21岁,处于精力过剩的阶段,甩飞两腿追出门喊:“淑奕、淑奕,我~请宵夜~”
“没救了。”
齐南看得直乐,起身擦桌子扫地,关功放、关咖啡机、关气关灯、关窗锁门,慢吞吞的打烊。
他望眼黑漆漆的店里,觉着没什么落下,才骑上小电驴回了锦鸿街。
半个小时。
就进了锦华苑。
这片,是省气象局的职工宿舍。
一栋栋楼在银白的月色里展示年代感,需爬楼梯,绿化稀疏,租金也比周边便宜,一套二每月仅需2200元左右。
要不是原身偶尔带妹纸回来畅谈人生,楼墙隔音差,闹腾,单间更具性价比。
之前。
在几家夜场转,被无数的外语和苟丽语嗨曲轰脑门,灵光乍现。
华国不是东方大国的平行世界。
有【兰芷路有名音乐人】的光环,当搬运工比小咖啡店的股东强…
齐南急匆匆回了3栋1单元501。
进卫生间冲掉全身臭汗,出来坐在电脑前,他越搜越心凉。
“近几年,一二三线歌手,发片和出单曲的频率极低,像是集体失业了。”
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规模不小。
如,苟丽国的男女团超火,眉花眼笑的跑来淘金:广告代言、娱乐综艺、影视剧、商演活动等。
是华国数万数十万的音乐人水平奇差,写不出好歌?
12亿多人口。
民众生活奔小康,算概率也会冒出几位顶尖音乐天才。
像台岛的流行天王,华国风标杆,近年来也不专心搞音乐了,开始玩电影,即使发片,专辑的预算大幅下滑…
“不对劲!”
齐南燃了支烟,凭十几年的社会阅历,在网上找寻蛛丝马迹。
随后,靠着电脑椅若有所思。
华国的流行音乐发展了40年后,遇到前世的类似困扰。
各种选秀和音综,占据卫视、省市台等主流的传播渠道,制作方和播出方为了提高收视率,专攻老歌的翻唱改编,再拥围博等平台打造热搜或头条,引发全民热议。
老歌对新歌产生了市场挤出效应。
这问题。
苟丽国的流行音乐市场没逃过。
财阀们正在解决。
资本家见势不妙,示意各大娱乐公司,联名哭丧:【老歌翻唱改编成风,抢占媒体热度,严重影响了歌手发片计划和偶像包装策划…】
华国的情况不同。
几年前的互联网时代叠加素人选秀崛起,实体唱片迅速走向衰败,各大唱片的商业利润崩盘,已经丢失了话语权,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话语权转移到了网络资本。
他们洞若观火。
国内流行乐发展至今,各大唱片拥有海量的音乐库,行业营收萎缩,不景气。
正好廉价收集音乐版权。
且,手握流量,可以推波助澜!
现况是。
华国的知名歌手,当前花大预算制作新歌,面临找不到合适渠道做宣推的局面。
网络数字音乐版权,又未形成体系,颇显混乱。
摆烂吧,至少不会亏!
结果被走偶像路线,主打粉丝经济的苟丽国男女团,捡了便宜,瓜分蚕食了市场。
倒是。
“南哥”玩拼拼凑凑的口水歌,运气爆了一波,混成兰芷路的有名音乐人。
“口水歌非主流,制作成本低,不烧本钱。”
或许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