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轮回之殇(4k) (第1/2页)
近仁兄,这是何意啊?孔益之转过头问道。
这是东江管委会产业工人总会俱乐部的名字。
廖近仁解释了一句,这个俱乐部就是我跟你提到的贵人创办的,他同时也是东江管委会的委员之一。
当初要不是他,我也无法入籍东华,更不能开办近仁商行你的船票也是我写信请他帮忙才弄到的。
好了,我们进去吧!
我要带你向他当面致谢,如果他肯帮益之你写封推荐信,或者送你一张名片,你到了东华本土,也能有个依仗
见孔益之面露犹豫,廖近仁又笑着安慰道:放心吧!朱先生和其他东华人不同,他是真的正直之士,肯定会愿意帮你的!
廖近仁口中的贵人,自然就是绯红之友社团的创立者朱烈勇。
当初执委会决定设立议会,将新洲共和国完全转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后,以朱烈勇为代表的一部分热血青年,就对执委会彻底失望,转而希望在亚洲的两个殖民领地内发展进步力量和组织,践行自己心中的理想。
而无论是东江管委会还是东宁管委会,都非常需要有知识和有见识的自己人过来帮忙,所以对这些青年非常欢迎,至于他们的理想那根本就不重要!
就大明这个环境,发展资本主义都费劲,更别提更进一步的主义了!
也就只有东江管委会的辖区有不少工厂和矿场,存在大批的产业工人,所以朱烈勇三年前才带着刘宏坤和邓明来到了复兴港,随后被当时的东江总督吕建成派去负责工人和工会的工作。
事实证明,他们三个确实很有热情,工作也卓有成效,不仅非常好地完成了组织g会维护产业工人基本保障的任务,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帮助东江管委会赢得了底层归化民的人心!
毕竟,一个真正愿意为自己说话和谋福祉的组织,当然很容易赢得普通人的好感和支持。
现在的工人联合总会,实际上也是东江管委会除了和共济会之外,地方公局里的第三大派系,拥有三十多位公局代表。
东江管委会的地方公局,职能和本土的议会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地方公局并没有立法权和人事任命权,也不能直接干涉管委会的具体事务。
但是公局代表却拥有建议权质询权和一定程度的司法豁免权,甚至公局代表还拥有可以当面和管委会的官员讨论选区事务的权利。
也因此,公局代表的身份已经成为了护身符和某种意义上的官身,这为很多有志于仕途的归化民,在考试之外提供了另一条向上通道。
尤其是在绝大多数明人归化民看来,所谓公局代表,就是东华人的拿出来收买拉拢地方豪强的捐纳之官。
虽然东华人的官府已经把手伸到了乡镇一级,但是县官乡官如果想办好差事,也仍然需要地方上的富人和有名望之人的帮衬,这各地公局,就是用来装这号人的,类似大明的地方乡绅和县太爷的关系。
只不过和大明不同,东华人直接把官商勾结给摆在明面上了!
东华地界上的有钱人,如果不花钱做好事博名和多纳税,让自己选个公局代表,就感觉自己像是光着身子一样没有安全感。
又因为管委会规定地方公局代表的数量,与当地人口和纳税额挂钩,管委会派去地方的主官也需要依靠这些政绩来提升职位。
所以富起来的商人们很愿意交税以换取社会地位,县令主官因为有公局制约,也不会肆无忌惮地搜刮地方,只能努力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好提升公局代表数量,增强该地的话语权,让自己的职位得到提升。
这种模式与大明那种破家县令,灭门知府那种将科举流官和地方富商对立起来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管委会里又没有一个要管住所有人的皇帝,也不需要把全部的财权和事权收在手里,真像大明那样搞,只会导致流官做大,然后地方势力因为科举流官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只能全力科举和买地收租躺平。
当做官和土地收租成为社会唯二的两条价值路径,那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永远就只能是萌芽!
用这套新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宋维纶的在他的文章《轮回之殇》里的一段话来说:
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皇帝赋予科举流官在地方说一不二的没有制约的权力,就意味着通过科举做官,然后依靠权力获取利益和保护财产,将成为全社会追逐的唯一价值取向。
当一个民族的心智都被浪费在早已落后的管理学和伦理学教条上,社会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提升技术水平和开拓未知领域了,同时也失去了继续进步的可能这等于是皇帝为了自己家族的长久统治,提前扼杀整个民族的潜力!
赵宋以来的皇权加科举流官的统治体系,固然保证了王朝内部的相对稳定,将帝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尽可能地控制起来,但当唯一的官方体系因为熵增而崩坏,缺乏有力基层组织的帝国,根本无法对抗外部更加有组织的敌人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的同时,也拉上了整个民族一起为它陪葬!
我们绝对不能继续按照这个传统剧本走下去,而唯一能够对抗这种封建帝国模式的,就是努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扶持起能够取代科举流官和地主士绅的地方公局治理体系。
资本主义在提升生产力,解放人们思想,激励人们创造财富的作用,要强于封建主义无数倍,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如何利用好这柄双刃剑,为华夏文明开拓一条通往未来的新路,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在这种反封走资思想的指导下,经过五六年的努力,现在的东江管委会辖区其实已经初步达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即一个能够对抗封建专制体系,并取得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群体,以及一个运行得良好的国家体系。
当然,实际上真正控制东江管委会乃至本土资本力量的,还是执委会九百家族和他们成立的各类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
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无论是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和财富,永远在向少数人集中,概莫能外。
,外面有一位廖先生带着他的朋友想见您这是他的名片。
try{ggauto();} catch(ex){}
年轻的男秘书轻轻敲开办公室,走到散乱的办公桌前,把手上的名片递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