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无苦寺了尘长老【五千六】 (第1/2页)
第212章无苦寺了尘长老【五千六】
时间飞逝。
转眼间又过去十来天。
随着入秋,天气也愈发清冷,早晚间已经渐渐有了寒意。
这天,九江城外长江水巷古渡口划来一艘渡船。
偌大的渡船上,只有寥寥六人,但在密密麻麻,千帆横过的江面上,却是让人一眼就能记得住。
原因无他。
但走了几步又察觉不对,转过身就要去搀扶了尘。
“法师……”
闻言。
“那倒不是。”
年纪稍大的那位,听到无苦寺三个字,目光不由在一行人身上扫过。
只可惜,此行太过急促。
花了不少年时间。
年轻人当即闭上嘴巴,再不肯多说一句。
陈玉楼似乎就像是穿越千年历史,出现在了朱仙镇战场,亲眼见到了身穿重甲的背嵬军猛将。
那就是天书箓文。
船头上的陈玉楼,眼里都忍不住闪过一丝惊叹。
下意识起身望去。
纵然速度上稍稍慢人一步,但也足以挡得住生死一击,为他拖延时机冲阵反杀。
察觉到他异样,身边众人也都纷纷回头看去。
尤其是配合身后那杆大戟。
从两人提及了尘时的语气神态,就知道后者在此地声望之高。
身形矫捷,犹如猿猴。
飞天狻猊心灰意冷,带着两枚摸金符一路南下。
“哦对了,他给了一件信物。”
“我们这一趟是专程为拜访了尘长老而来。”
将荒废的古庙清理出来。
让他看上去就如一头远古凶兽。
“快去快回。”
想到那小子。
更别说亲自下山迎人。
都不禁心生惊叹。
“好,我信你一次,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了尘法师在匡庐山名望极高,你们若是不怀好意,到时候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老药农提醒了一句。
察觉到异样,双手捧着算珠的年轻人,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这简直闻所未闻。
回过神来的了尘,取过那枚金算珠,手指轻轻摩挲着其中阴刻的字迹,心中已然有了十二分的肯定,忍不住问道。
那天听说昆仑修道凝气成功后,花玛拐终于再不敢偷奸耍滑,下定决心要追上众人的脚步。
估计是见到他们一行人里,鹧鸪哨师兄妹三人皆是道人打扮,以为他们是来拜访名山道观。
“好,我记下了。”
“虎背岭呐,那不远嘞。”
“小兄弟,喏,你就拿着它去寻了尘长老。”
陈玉楼不再耽误,牵着龙驹下船,与几人汇合后,就在渡口随意吃了点东西,之后便一路直奔虎背岭。
帮着他熔炼了那枚流汞朱丹。
寻常刀枪剑戟根本无法穿透。
“就说是故人之后。”
年轻人忽然一拍额头,赶忙从口袋里摸出那枚金珠递了过去。
打神鞭本身也不过一把铁器。
“那些人对贫僧极为重要,你在前边带路。”
来无苦寺一路上。
饶是见多识广的一行人。
至于剩下两人,也都是身形高大,眸光灼灼。
他一路奔行。
甚至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着西装、碧眼卷发的洋鬼子。
了尘长老目露诧异。
毕竟是在入摸金门前,就名动江湖的飞天狻猊。
“法师……竟然下山来了?”
老药农目光里透着几分怀疑。
竹林外,一条青石小径往里延伸。
听到他们是去庐山,老头顿时来了谈兴。
尤其是其中两位女子,将冷艳和明媚、少女和成熟演绎的淋漓尽致。
显然是对这个方案动了心思。
年轻人心神一振,小心推开院门,古寺不大,前殿后院。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人隐士往来其间。
清修多年的心境。
以秘金为骨,蛟龙大筋为脉,龙鳞为甲叶。
还缺少最后一步。
就算去了,大概率也是无功而返。
站在船头,目光眺望着身下辽阔的江面,陈玉楼轻声道。
点点头下意识往外走去。
万一对了尘法师心存敌意,他们父子两个岂不是要成罪人?
毕竟当年剿匪之举。
关于无苦寺所在。
“要说这求仙问道,还得是龙虎山和三清山,你们要是有空,大可去走走。”
不知道他有没有机会观摩一番。
一连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呼吸,这才上前敲门。
光泽璀璨。
“那是自然。”
这还是陈玉楼第一次过九江。
有了这件重甲护住周身命脉。
不过这念头一起,饶是他都忍不住失声发笑。
还未递出去。
他独自在此修行多年,青灯黄卷,远离喧嚣。
更为奇绝的是,横跨峡谷,只有一座悬空木桥。
“你们认识了尘长老……”
“门没关,进来吧。”
足足大半个月时间,他终于不负所托,将那件蛟鳞重甲给打造了出来。
这帮人拦道打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速速赶路就好。”
了尘那双古井无波的眼里,已经掀起一阵滔天巨浪。
问了下鹧鸪哨他才反应过来。
陈玉楼就只带了杨方和红姑娘两人。
相互验证。
即便身下隔着百米的裂谷。
警惕和审视却
几乎是写在了脸上。
近两米身高,在这个时代本就少之又少。
一看两人反应,陈玉楼心里就大概有了数。
周围几人明显都是松了口气。
只是刚一取出。
只能耐着性子等他说完,这才拱了拱手。
然后从心经那一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中取无苦二字,为古寺命名。
“各位,到咯。”
算盘珠和框架上刻满了天干地支之数,专以演算五行术数,占测八门方位。
他也不会引狼入室。
当日,李树国如约从石君山赶回。
要知道,从前朝乱起,庐山内便有多股匪寇流窜,匪患最严重的时候,一百七十几座峰头,几乎都被人占山为王。
见到古庙。
一个是做个念想。
但无论如何,他们这些人对了尘崇敬万分,皆言他是救百姓于水火的降世真佛。
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没多久,竹海深处便出现了一座古庙,看上去已经有不少年头,外墙斑驳,长满了藤蔓,不过庙内青烟袅袅,让它看上去颇有种世外隐秘之感。
他并未袖手旁观。
见识过瓶山之粗犷,遮龙山之险峻。
今天就算是死。
到了午后。
“当然能算。”
冲老头点点头。
不得已背井离乡,去往他处谋生。
但了尘法师不同。
覆以蛟鳞重甲。
此刻竟是一脸苍白。
出发前。
倒不是单纯的好奇。
见到山民落难。
“哦……好。”
不过他的算盘可不是拿来算账计数。
年轻人一喜,但话音未落,就被老药农冷声打断。
身形自然无人能及。
何况,从遁入空门的那一刻起,以往江湖上的人情往来都已经自行斩断。
而之前他一直没有太多思路,直到见到了杨方手中那把打神鞭,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将迷雾尽数拨开。
陈玉楼退了一步,“让这位兄弟,带上信物,独自一人去寻了尘长老,我们就留在此处不动,等法师看过信物,自然知道真假。”
看着身下那条绵延无尽,少说数十丈深的裂谷。
“他们人在何处?”
让无数人怀恨在心,那些人虽然已经远走江湖,但难保会回来报复。
看清了尘的一刹那。
见此情形,陈玉楼哪会不懂,只是温声解释道。
“多谢老人家。”
当年铁磨头在洛阳城外倒斗时,被丧门钉打中罩门身死。
“哪?”
没有天师手谕,都无权观看。
想到师傅临终前的遗言。
花了一夜时间。
差不多半个钟头后,便来到了虎背岭半山腰处。
随后才转身看向背着打神鞭的杨方。
除却庐山外,鄱阳湖、东林寺以及白鹿洞书院皆在此处。
听到法师这么说,年轻人这才彻底确定,那帮人并未胡说。
采药人父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眼。
陈玉楼虽然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眼界。
陈玉楼特地从杨方那里借了打神鞭观摩。
足有数十斤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