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讲课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听说你广告拍的不错,最近几个月靠着拍广告赚了不少钱啊。”
“刚才我看见剧本里,你好像也做了植入广告。”
“看来你对广告很有研究啊。”
在提交剧本审核之前,徐昕又拉了两家广告植入。
一个是徐福记的糕点,另一个就是普洱茶。
90年代初期,普洱茶市场在国内尚不成熟。
主要原因就是宣传的少,知道的人不多。
最近两年,为了炒云南普洱茶,不少经销商都在想方设法的做宣传。
因此当徐昕找上门的时候,他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毕竟影视剧的宣传效果,他们比谁都清楚。
看看现在市场被抄上天的西湖龙井,不就是被影视剧带火的嘛。
至于徐福记,虽然是一家全新的企业,可来自弯弯的徐氏四兄,却是十多年的营销老手。
因此这两个广告,徐昕都没费多少口舌。
当然,植入价格也没九芝堂那么高。
每个只收了20万。
可对徐昕来说,这四十万,已经算纯赚的了。
“研究算不上,只是想的多一点而已。”
这倒不是徐昕谦虚,毕竟他前世也没正儿八经拍过广告。
完全是靠前世看得多,这些都是抄来的。
如果真要让他自己去写广告,还真不一定行。
毕竟广告要求的就是短平快,更多需要进行专业的练习。
就像后来的广告大师叶茂中,他在做出妇炎洁,羊羊羊这些广告之前,也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研究,才写出了《广告人手记》。
按照历史轨迹,他这会儿才开始研究电视广告吧。
“你这就谦虚了,你给那什么金六福拍的那个酒广告,我也听说了,立意和定位都很不错。”
“再加上剧本里的这几个广告植入,我相信你不只是简单想想,而是真有东西的。”
徐昕原本以为郑洞天只是说说,可看他这样子好像另有深意。
“郑老师您有什么不妨明说~”
徐昕不喜欢猜来猜去的,他相信郑洞天现在主动提起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果然,被徐昕挑明,郑洞天也就没再遮遮掩掩,而是直接说道。
“你也知道,今年开始,学校开了一个叫影像工程与影视广告的个新专业。”
“虽然从原来的管理学院调了几个老师过来,可影视广告这个东西,毕竟还有点新,不少老师都没有实际操作经验。”
1994年,北电建立了影像工程与影视广告新专业,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跨校双学位学制班。
正如郑洞天所言,影视广告,别说对外界,对学校都是一个新课题。
刚开办,这些老师除了一群理论知识,真正上手的没几个。
国内的这些广告公司也多是一群草台班子。
不是从传媒学院旁听了几节课,就是从国外买了一些教材自我研究。
像叶茂中一样,肯花三年时间,学习研究大量的广告资料的人,是少之又少。
因此像徐昕这样已经有几个广告制作经验的人,现在别说对企业了,对学校来说,也都是人才。
“您的意思是?”
“学校想找你帮忙来影视广告班,帮忙讲几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