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东门据点(重写版) (第2/2页)
山戎人不是第一次吃小米粥了,戎王有一种说法。宋人的粟米虽然不如容忍烹调的烤肉美味,但是因粮于敌,食敌一碗,当己方二十碗,毕竟从后方转运粮食不易,成本也昂贵,戎兵在外征战期间,都把吃粟米当成战斗任务来完成的。
“中原人每十人为一户,每九户耕作一片地,每片地均匀切割成九小块。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部众中有人通晓宋语——和宋人暗通款曲肯定需要培养语言类人才,咽下一口食物,加入话题:“这与中原人的始祖有关。他们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所以中原人认为,天有九天,地有九泉。他们的最高统治者号称九五,用青铜制造九个食器,夸耀自己的身份,民间生孩,寄予长寿之望时,也取名为九龄。”
“食器用陶做不久可以了,为何非要用宝贵的青铜?难怪楚丘的士兵个个穿不起全甲,原来他们的青铜都拿去煮食去也,真是愚蠢。”璜台急贬损一阵对手后,愈发觉得本民族的智慧。
“劣等民族都是这样,浪费物力,喜好内斗,浪费人力,早晚为我等殄灭。”
为了防潮防霉,野人们均把家中食物储存在米缸中,大大方便了山戎的攫取;九户毗邻的建筑,山戎改造起来不费多少力气。
取水也甚是方便。虽然楚丘贫瘠,没能开渠引水,而河流距此有相当一段里程,但好在城外野人毎九人共开一井,可供日常饮水之用。
美中不足的是,水井的位置并不在据点之内,毕竟地下也不是处处有水,开井的位置取决于地下径流而非个人意愿不是么?
因为楚丘新败,戎兵对此并不担心。
拂晓的天,暗沉沉的,七八颗星点缀于天,两三点露凝在阶前。璜台急披上征衣,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快点,助我披甲!”璜台急催促着自己的同伴。青铜的铠甲,比钢铁还要沉重,又没有后世各种细致的设计,一个人独立完成披甲并不容易。军队里的成员需要两两互相帮助,才能快速完成披甲。
璜台急的同伴显然有些起床气,一边拎着马甲氏的铠甲,一边抱怨道:“日之未出,四鼓冬冬。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呸,什么乌鸦嘴。你以为我愿意早起?”璜台急一下弹在同伴的脑门上,后者的脑瓜子瞬间清醒。
以往的战争,最早也是朝食。夜间甚至都不用认真值班,毕竟黑夜是骑兵和车兵的噩梦。
但有了庄遥拂晓出击、偷偷割了前锋队正脑袋的先例后,山戎就不得不修改规矩,和宋人一道卷了起来。
他骂骂咧咧地问候了庄遥的先人、女眷——虽然诅咒者也不知道后者的名讳。
摊上这么一个喋喋不休的唠叨精作左右手,璜台急别提有多不爽了。
“你最好利索点,没准此刻已有宋人偷偷摸过来。”
“哪里会有这么巧……”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凄厉的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