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盘路 (第2/2页)
杨立新讪笑着赶紧认怂。
“给你留了条鱼,赶紧吃两口。”
三爷见杨立新认怂,就没多说了,心疼儿子两口下去将近二两酒,赶紧让他吃菜。
“嗯嗯,是得吃两口鱼压压酒。”
杨立新说着,拿起老爷子的筷子,就开始闷头造鱼。
“对了,人都弄下边会议室了,爹您还跟着去看看不?”
杨立新三下五去二几口就把一条小一斤的鲫鱼给吃完了,擦了擦嘴后才想起正事儿来。
“我就不跟着下去了,今天喝的有点儿多,我在办公室就乎就乎睡了。你和天生下去就行,这事儿记住让天生拿主意,你多听。”
三爷摇了摇手,他现在岁数大了,又喝了不少酒脑子晕乎乎的,要不是为了等他们回来,第一瓶喝完他就睡了。
“好嘞,爹我心里有数。”
杨立新答应一声,看到三爷挥了挥手,于是招呼天生一起下楼了。
天生跟着杨立新来到会议室一看,不由嘴角抽了抽。就见四个五花大绑的人,蹲在地上。其中两个狼狈不堪,拿个碗出去就能当营生了。尤其是年轻的那个,浑身血里呼啦的要多惨有多惨,嘴里黑不溜秋的不知道塞的是什么玩儿意儿。
最显眼的就是这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虽然身上的中山装挂的全是口子,一身的土脑袋上还挂着几根麦苗叶子,但是自带一股气势不用问这就是领头的。
天生打眼一看,就知道这四个人全是同行。真正的风水师或者地理先生只要一打照面,就能判断出对方是不是同行。干这一行的常年修行观山理气身上自带特殊的气场,这点儿是跑江湖的骗子装不出来的。
“山归昆仑有高低。”
天生来到鲁正林跟前抱了个特殊手势,问了一句。
“水至东海分贵贱。”
猛然听到天生的话,鲁正林不由一愣,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回完之后,鲁正林才反应过来,自己今天竟然是载在眼前这个看起来,还没自己徒弟大的年轻人手里了。
而且这年轻人一进来就看出自己的身份来了,要不是这年轻人报的手势和地理界独有的切口,自己愣是没有看出对方竟然是同道中人,心里不由叹了一声惭愧。
“龙走四方何人寻,理的是什么气,观的是什么形?烧的是几道香?住的是什么山,山里有什么观?”
天生见对方答上切口来了,知道对方是有传承的,于是继续盘道。
“龙走四方自有先生寻,理的是东方仁义君子气,烧的是头道香,家贫无有山,借宿的是孔子庙。”
鲁正林收起心里的想法,回答的时候脸上不由闪过一丝愧色,有点不敢看眼前的年轻人。
天和鲁正林的这几句话是真正有传承的地理界的风水师才知道的,一般那些自学或者外门弟子甚至都不知道看风水的竟然还有切口。
天生和鲁正林的第一句对答就跟电视里对暗号一样,-对得上来证明你是同道人。
第二句龙走四方何人寻,问的就是对方有没有传承,是风水界观形一派还是理气一派的?师承哪一门派,在门派里是什么身份。
鲁正林回答的是自有先生寻,说他是有师承的,师承东方朔。烧的是头道香,说的就是门内烧香他是第一个烧,自然就是掌门了,后面是对师承的一个介绍。
东方朔是儒家弟子,但是却被很多行业拜为祖师。东方朔没有占山立派,自然就没有山,画像是文庙供奉,借宿的自然就是孔子庙了。
“原来是三黄派的掌门人,倒是见识了。”
天生咧了咧嘴,随便敷衍了一声。
“卧槽,天生你们俩刚才拍土匪片儿呢啊,满嘴黑话,说的啥我咋听不懂啊。叽里咕噜的,这货是什么三黄派的掌门?”
李阳摇晃着大脑袋,叼着烟跑过来问道。
“算是黑话的一种吧,就是问他是谁。”
天生懒得解释,敷衍了一局。
“卧槽,电视里门派掌门不是都是武功高手吗?这货怎么看也不像啊,在地里我一脚撂他一个跟头,看他身上的口子和土没,就是我骑摩托拽的。功夫再好,一锹撂倒。”
李阳围着谭正林转了一圈,连比划带模仿的说的唾沫星子直飞。
鲁正林干脆闭着眼睛当听不见,也不知道是懒得搭理李阳这愣货怕挨打,还是臊的不好意思。
三个徒弟除了小邢怒视着李阳恨不得咬死他之外,另外两个全都低着脑袋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