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军训 (第1/2页)
初三的暑假是极度放松的,没有作业,也没有任何学习方面的压力。
原本我还想再次组织同学们报名参加“兰华杯”篮球赛,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中考成绩出炉后,意味着大家将来的方向都不一样了,人心聚不起来,只能作罢。
暑假期间只有我依旧会常常到学校疯打篮球。
可能父亲因为我的中考给他长脸了,挺高兴的,还特别安排带我出去旅游作为奖励,目的地:黄山。
顺便提一下,我父亲是个狂热的旅游和摄影爱好者,黄山到目前为止我只去过那一次,而他前前后后去了不下七次。
夏季、秋季和冬季,据说每一季景色不同。但直到目前为止,父亲他还没有亲眼见到过黄山最有名的云海,运气实在太差。
我对黄山的印象就是累死,那时为了省钱,全程没有坐缆车,都是靠双脚走。
我自以为靠篮球运动的锻炼,脚力应该也不差,但第二天还是差点走到虚脱。
那天天没亮,凌晨四五点起床,说是去光明顶看日出,结果只看到黑压压的人头和白蒙蒙的雾气,太阳出来时候只看到云雾缭绕后的那一团光晕。
接着一路走到山下温泉,差不多12个小时山路,人都走瘫了。所以往后我也提不起兴趣,再游黄山第二次。
那个暑假同以往相比,时间很短。
因为8月初就要前往高中学校报道(往后就叫M高中),随后立即开始为期两周的军训。
军训是住校的全封闭形式,教官来自于上海警备司令部,个个体健貌端。
白天训练队列、站军姿,傍晚开始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所有新入学的新生,按男女分开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楼,一个班的同学都住在一间宿舍,也就是教室临时改,直接把课桌拼一起,铺上凉席床当成通铺。
因此,我首先认识了全班的男生。
从原来H初中考入M高中的男生,除了我,另外还有一人。但他不打篮球,性格内向也不太爱与别人言语交流。
班上其余的男生们,看上去似乎都不属于运动型的。
大家彼此认识时候,只有我非常积极主动去询问:“有没有篮球爱好者?”
在看似平平无奇的人群中,总算是找到几个,先介绍往后成为班级队的先发主力:
第一位姓邹,个人自我介绍时候,说他曾是原所在初中校篮球队主力球员。
往后称他邹塔克吧,球员模板就是目前在费城76人队的工兵型投手塔克,身材壮实,定点投篮不错,其他技术一般,位置大前锋。
第二位,班里个子最高的男生,姓郑,一米八六,属于微胖型,身体素质普通,只有篮下进攻能力,球风还算强硬。
球员模板是现役NBA雷霆队中锋亚当斯,往后叫他郑亚当。
第三位,锋卫摇摆人,姓李,身体素质也一般。
球员模板现役NBA国王队巴恩斯,就是那种没有明显优点有没有明显缺点,每场比赛也能维持稳定输出的一类球员,往后叫他李恩斯。
其他同学中就没有特别喜欢篮球,也没有能肉眼可见具有运动细胞或篮球潜质的了。
上面说的这三人加上我,居然还凑不齐一支篮球队先发五人。
在十七岁这个花季,是大多数男孩子身体蓬勃发育时期,也碰上暑期军训,体力消耗量也大,胃口好的出奇。
我第一次在班里出名,
不是因为篮球,而是一顿早饭。
那天早上不知怎么回事,只觉得肚子特别饿,肉包子吃了好多个,还不够。
男生桌子上盛包子的大盆被清空了,我又去女生桌子上拿来几个。搪瓷碗装白粥也喝了三大碗,最后终于吃饱,打一个嗝。
坐我身旁的男生一脸惊异的看着我问:“你知道刚才你一共吃了几个包子吗?”我回答说不知道,他很确定的回复道:“我数着呢,九个!”
自从那次一顿饭消灭九个包子三碗粥开始,我的“大胃王”名声传开来了。
经过多年的身体锻炼加上发育巅峰,那时候我的身体素质也开始显现出跟普通同学们的差异。
有一回在晚饭前,大家刚回到宿舍暂时休息,可能下午的军训没有耗费太多体力,我意犹未尽的直接双手抓上门框,先硬拉十几个引体向上,这也许对男生来说还不算太惊艳。
随后在继续抓框脚悬空的情况下,做收腹上腿,十来下,算是锻炼腹肌。大家也没有太在意。
最后一下收腹,我身体折叠起来让双脚脚板勾住横梁,然后双手放开,直接靠脚踝的力量,将全身倒挂在门框上,接着再做倒悬的收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