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萌芽 (第1/2页)
在90年代初的上海,我刚刚念完小学五年级,正迎来了暑假。
由于当时适龄儿童人口数量庞大,原本六年级制的小学在硬件和师资等多方面已经无法负担,因此小学六年级课程改由到初中授学,称为初中预备班。
由于我的父亲就是一所中学(往后就叫H中学吧)的高中文科老师,因此我作为教职员工子女很自然的被安排进这所中学。
这里必须对我的父亲稍微做一些介绍,因为他不仅对我的篮球生涯,也是对我人生轨迹影响最重大的人物之一。
父亲年轻时是个文武全才,据说在他们长身体那个年代,不是上街武斗就是锻炼身体。还好他不属于前一种,而是在十八岁那一年取得国家二级举重运动员资格,现在我还保存着那一张贴有他青涩头像照片的证书。
他顺利进入了某所大学的教育系。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直到退休。
而在我小学毕业那会,他恰好从普通教师被提干,进入中层管理干部序列,但耿直和实干的他选择了总务主任,而不是教导主任,就因为他的一个认知“管东西永远比管人要简单“。
虽然贵为总务主任,他不是只发号令,而是一直亲力亲为,带着总务部的工人们修电器、换课桌、装设备。另外让我至今钦佩的一点是,在勤力负担总务工作的同时,他始终没有放下教师这个本职工作,因此那会儿常常可以看到他穿着带有油污渍迹工作服匆匆赶往教室上课的场景。
作为这个H中学总务主任的儿子,我也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在到这所中学就读之前,我就已经是个小名人,从学校看门大爷到食堂阿姨,从体育器具保管员到卫生室医生,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直至校长,大部分教职员工都是看着我长大的。
而且由于自小学开始就由我父亲管带,我就读的小学离H中学步行仅15分钟,放学以后我就会先去H中学做作业然后在操场、沙坑各种玩耍,等父亲下班坐在他那辆凤凰牌26寸自行车后座上一起回家。
在他担任总务主任以后,有更多时间得待在学校,包括寒暑假,趁大多数老师学生不在的时候维护这个设备,修理那个器件。因此有一段时候,我跟随父亲一起在学校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里的时间。
小学五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是个特别的假期,我比其他所有中学即将成为同伴的同学们更早就进入这个熟悉的环境。但从父亲的工作单位,到自己就读的学校,以前父亲的同事朋友们即将成为自己的老师,还是怀有一种特别的好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