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人将散 (第2/2页)
都知盛翀这个老油子此时说这番话可不是为了给他宝贝儿子请罪的,他要是不主动说,谁也不知道小侯爷去了广州,见了温在恒。况且即便借着办差的功夫去了,也不是啥大事,不至于主动在御前请罪。
盛翀此话的重点在于温衙内的婚礼。
江左相打破了沉默,笑呵呵的对温定方道:“我等竟不知衙内大婚了,恭喜恭喜!只是此等喜事,国公爷着实应该提前通知我等,即便我等不能前往岭南,无论如何也会给衙内送份贺礼过去。”
“衙内这些年南征北战,军功彪炳,将将而立之年才成婚,这婚礼应该在都城风光大办才是。国公爷怎同意他在岭南私下办了呢?等衙内回来,我等一定补上贺礼!”兵部尚书安士贤道。
这俩人一唱一和逮着机会就打温定方的老脸,温定方岂不知?只是他被温在恒成亲的消息给惊住了,没空理会那二人的嘲讽。想来他们父子反目不就是因为一个代嫁的罪女么?如今他家逆子肯成亲了,是不是过去这么多年已将那女子淡忘了?是不是意味着逆子还有归家的可能?
温定方如是想着,想得浑身的血都热了,转过来埋怨起奉朔,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事先告知?
嘉运帝也在纳闷,他曾从皇后那听过一嘴,说奉朔有意将幼女嫁给温在恒,他也是乐见其成的。温在恒不通知家里也就算了,奉朔作为女方长辈,按理应该知会温定方,除非……
“大郎所娶之人可是奉朔的幼女?”嘉运帝问道。
盛翀摇头道:“非也。”
“什么?”温定方眉头紧皱,原本半喜半怒,闻言一下子怒火中烧,“不是奉朔的幼女?”
“的确不是。”盛翀将温定方的表情变化瞧在眼里,心想温在恒通知他才怪呢,他不跳出来反对他就不是温定方了,“犬子眼下在陶光园陪太后说话,国公爷若想了解详情,我让他晚些去府上拜见。”
“既人在陶光园,宣上殿来回话便是。”嘉运帝似乎比温定方还着急,他不管温在恒娶了何人,他只关心温在恒能否尽快回京参战。
彼时盛煦然正对着太后说得天花乱坠,有些是真的,有些是编的,反正太后听了高兴。自从几个月前收到冷巍的密信说蔻蔻还活着,太后的病就好了大半。如今嫡亲的孙女同温家大郎有情人终成眷属,太后老人家高兴地嘴角都没平过,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到岭南看个真切。
盛煦然跟着内侍匆匆进殿,跪拜叫起后偷瞄了亲爹一眼,亲爹微不可察的朝卫国公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盛煦然心神领会,待嘉运帝问起温在恒成亲一事,更是添油加醋一通说:“嫂夫人人称舒娘子,虽是商户女当家,却年轻貌美,豪富一方,双十年华已游览中外,博学古今,更有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是当世难得一见的奇女子也……大婚当日,十里红妆,万人空巷,岭南道有头有脸的人别管有无请帖纷纷前来道贺,那叫一个热闹!就在京城办,也不定有那般热闹!”
温定方阴沉着脸,薄唇紧抿。
盛煦然又道:“我大哥征战这么多年,伤病累累,成亲之前已向奉帅请辞,卸去所有军职,决意归隐山水。现而今人是否还在岭南,不得而知。”
一盆冷水照头泼来,嘉运帝急得五指收紧,道:“如此大的事,这……这奉朔怎么连个屁都不放!龙骧军副指挥使,两府经略,说辞就辞了?啊?说走就走?他奉朔何时这般好说话了?”
安士贤冷哼一声,道:“只怕某些人巴不得温将军隐退呢!眼下五岭之南太平无事,温将军若不功成身退,岂不碍了某些人的大事?只怕温将军成亲也是为求自保的权宜之计啊!”
这根搅屎棍就是一缸清水也能被他搅出陈年屎香来,盛煦然可不惯着他的臭毛病,当即道:“安尚书多虑了,多虑了哈!我大哥成亲那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我大哥对嫂夫人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两情相悦,终成眷属,美得很!奉帅作为主婚人,又是赠豪宅又是送美酒,知道的是义子成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奉家哪个公子成亲呢!”
安士贤脸颊抽动了下,不再言语。
温定方憋了一肚子气,若非在御前,早掀桌子了。
“以臣之见,陛下还是早些下旨调衙内回京为好。若真的退隐了,人都不知何处去寻!”江左相禀道。
盛煦然见嘉运帝旨意已定,无法阻拦,惟愿大哥他们已经远走高飞,这劳什子屁旨不接也罢!
危急关头想起人家的好了,早干什么去了?温家不是已将大哥除名了么,父子关系既已断绝,管他死活呢!还有那个又蠢又刁的温乐公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皇家也没怎么严惩她,害了一家又一家,简直就是个祸害精!连太后私底下都说若能回到从前,她一定不会让温玉岚进宫。
家事暂且放一边,如今国难当头,七尺男儿岂能窝在锦绣堆里充王八?趁此面圣的机会,盛煦然跪地请命:“微臣愿赴北境,驱除突厥,光复河山,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
盛煦然说得慷慨激昂,倒骇得盛翀一激灵!谁不知盛家就这一根苗啊!他可是爷娘的心肝肉,太后的心头宝啊!这兔崽子抽什么疯呐?
嘉运帝看向盛翀,不等盛翀发言,安士贤高声赞了句好,“好一个小侯爷!不愧是我大梁的好儿女!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若人人都如小侯爷这般热血报国,突厥何愁不灭?晋贼何愁不除?”
盛翀抿紧了嘴巴,盯着儿子年轻俊毅的面庞,心中明白事已至此,儿子是非去前线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