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女性也能撑起半边天 (第1/2页)
龙顺被关进去的两年,秀红的日子并不好过。
那些曾经能帮助秀红的人,都开始刻意疏远她。
以前割韭菜,第一个喊秀红的人,如今也不喊。
恰巧秀红碰见去割韭菜,笑脸相迎问人够不够。
邻居总是连忙说,够够够,就不麻烦你了,孩子还小,晚上也不方便,你还得照顾孩子。
其实秀红的孩子已经五岁,一直是龙顺妈妈在照顾。
很多时候,龙顺也成了村里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你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一无是处,到处惹是生非,最后就像龙顺一样被警察带走。
没错,小孩子怕的并不是龙顺,而是警察。
村里根本看不到警察,小孩子对警察的认知,都来源于电视里抓小偷。
警察在小孩眼里,就像是老鼠看见猫,可怕的程度无法去衡量。
如果真的有警察靠近,我想没有几个小孩不会哭。
他也怕被警察带走。
父母吓唬不听话的小孩,这招非常奏效。
秀红的孩子出门,也会被小孩子嘲笑。
不知道是谁编了一个顺口溜。
龙顺的刀,有点骚,龙顺的儿子长得孬。
对于五岁的孩子而言,他爸的到骚不骚,没有概念,但是公然叫爸爸的名字就不行。
谁叫龙顺,儿子就打谁。
龙顺的儿子下手也狠,轻则打的邻家小孩鼻血不止,轻则打得别人头上鼓包。
秀红的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身子离不开田地。
邻居领着哭哭啼啼的孩子,追到田间地头,指着秀红的鼻子就是一顿数落。
秀红能怎样。
陪着笑,领着邻家的孩子去看医生,主动掏医药费。
还不忘买点点心,去看看被揍的孩子。
临走邻居没好脸色的叮嘱秀红。
孩子还是要好好管教,现在就这么放纵,出门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人,长大之后那还了得。
秀红听得出来,现在不好好管教,长大后就是龙顺的翻版,不是杀人就是放火,迟早要被关进去。
可秀红也没办法,他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紧随其后。
在奶奶眼中,孙子做什么都是对的。
宁愿在外面欺负人,也不准别人欺负自己的孙子。
只要秀红教育了孙子。
奶奶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孙子是她的心头肉,她不允许任何人打。
不仅如此,龙顺的妈还很会演戏。
和秀红因为孩子的事拌几句嘴,就一路哭哭啼啼去大儿子家告状。
她太可怜了,龙顺不在,娶得那个恶婆娘一天到晚就知道欺负她。
不给饭吃,不仅打孙子,连她那一把老骨头都不放过。
一开始,龙顺的大哥庆顺一听还动手打自己的母亲。
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一定要找秀红讨个说法。
可秀红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鲁莽的庆顺哑口无言。
庆顺也明白自己的母亲,从年轻时性格就很要强,有母亲的地方,他的父亲就没说话的份。
只是听母亲说得那么委屈、描述的场景那么真实。
一时半会没换过脑子就气冲冲地跑去冲秀红讨个说法。
秀红是一个身单力薄的弱女子,面对来势汹汹的庆顺,着实吓得不轻。
好在秀红以理服人,庆顺也听得进去道理。
至此,
秀红只要下地干活,必须带上儿子,哪怕是儿子被晒得像包公,她也不会交给奶奶带。
可秀红不是走到哪儿都能带着孩子。
偶尔一次把孩子交给奶奶带,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会出意外。
因为奶奶对孩子的纵容。
有小孩的邻居,大多数都跟孩子奶奶吵过架。
不为别的,只因为孩子奶奶说话太伤人。
有时候带孩子出去玩打了邻家孩子。
奶奶看着也不会制止,只要邻居发一句牢骚,奶奶一定会怼回去。
打死没有吗、头打破没有、腿卸下来没有?
小孩子一起玩,有个磕磕碰碰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你的孩子就金疙瘩吗,别人碰不得吗?
就这样的说话方式,换做谁都气不过。
再也没有小孩跟他一起玩了,跟孩子奶奶天天靠墙根晒太阳的人,也不在与她一起。
避免说闲话。
秀红去县城监狱探过两次龙顺。
龙顺看起来很憔悴。
探监时间有限,没有给他们闲聊的机会。
龙顺无非就是问问家里的情况,问问秀红和孩子、庄稼还有他心知肚明的母亲。
每次秀红走出监狱,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哭很久。
她太累了。
家庭的不顺,生活上的牵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积压在心里的委屈和不悦,久憋成疾。
秀红确实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