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晋王朝(42) (第1/2页)
江易临睡前, 将鱼缸摆在了自己的窗前。
这只白瓷缸里的水,就是打上来在阳光下晒过的井水。
也不知是不是住进了买来的宅子,感觉比较踏实, 江易几乎沾枕就着。
一觉醒来, 先去看鱼。
四条小金鱼活泼地游来游去。
江易从临期库里找出一小包鱼粮, 朝鱼缸里撒了几粒。
小金鱼们欢快的抢起了鱼粮, 一点儿也没有要生病的模样。
吃过早饭他就出了门,去寻卖房子给他的段中人。
段中人看见他起初还有些紧张,生怕他是来退房的。
虽然说这交易都已经白纸黑字立了契, 是翻不了的。
但要是买家撒泼打滚,寻死觅活的, 他这个中人也麻烦啊!
等知道原来是说什么主家遗漏下大石头的事儿,就松了口气, 笑道,“江大爷果然是实诚人,我定然将话传到就是!”
江易辞别了段中人, 就去了郦州城最大的当铺亨通行。
“请问客人带的什么”
江易走进铺子的时候,几个柜上都有当物件的客人,江易目光扫视了一遍,找到一个闲着的坐柜。
“请您掌掌眼。”
江易从衣袖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物件,不过巴掌大小, 轻轻放在了柜台上。
这坐柜伙计在当铺大约就相当于银行的柜员,俗称坐柜。
江易面前的坐柜脸上带笑,不动声色地已经迅速把江易上下打量了一番。
他看着面前这人衣着中上, 气色红润,没有愁苦之相,心里就有了计较。
这大约是哪家的子弟, 一时手头紧,拿着家里的东西出来换点儿零花了。
再看到柜台上的小物件,伸出去的手就慎重了几分。
原来这是个淡绿色丝绒布做成的小香袋。
他们彭河南岸一带丝织业发达,各种各样珍贵奢侈的布料都有产出。
似这种摸上去光滑带绒,珠光隐隐的布料,只有两家作坊才能出产,这种丝绒料就是属于王公贵族才用得起的,少说也得七八十两银子一匹!
就算小香袋用的布料极少,这工本也值半两银子吧?
光是一个袋子就这般值钱,这里头的东西……多加点慎重不为过吧?
坐柜小心地倒出了丝绒香袋里的物件……居然是一个金属小圆盒
这金属小盒崭新发亮,还描着华丽金边,盒盖上方又阴刻了宝相团花。
一时间,他就看愣了。
这一盒东西,显然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还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物件!
别说见过了,就连这材质,他都看不准!
这也不是铁,也不像铜,自然也不是金……
再看这形状,他更是猜不出来里头会装着啥?
金三事儿?银三事儿?
那这盒子又未免略小了点。
凭他做这行多年来的直觉,这盒子,跟时下的铜铁盒开法定然不同……得亏他经验老道,目光如炬,注意到盖子下方有一小小凹槽。
他故作漫不经心伸指轻按,就听咔嚓一声,盒盖开了!
他正要暗暗得意没在客人面前露怯呢,目光一落在打开的盒内,瞬间就愣住了。
这小小的盒子内,似乎放出一股宝光,正照耀在他的脸上,又有股子隐隐的香气,扑鼻而来。
要不是他经验丰富,险些要失态惊呼。
“这,这是镜子?”
他家里也有一面铜镜。隔上几个月就要请匠人来磨上一番。
磨一回镜,得花销十文钱,有好些人家,买得起镜,花不起磨镜钱,只能模糊将就。
他每月工钱不少,自然不在乎这点花销,家里的镜子就没花过。
但据他所知,哪怕是最上等、刚刚磨好的铜镜,也不会有这面小镜子这般清晰光亮!
“这,怕不是铜镜吧?”
“对,不是。”
坐在柜台前的客人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仿佛一点也不担心他会给出低价一样。
不是铜镜又是什么?
他犹豫了下,伸指摸了上去。
只觉得镜面异常冰凉光滑,与寻常的铜镜确实不像。
而镜面下方,却是个肉色的圆饼。
缕缕香气就从圆饼处散发出来。
难道这是香饼
彭河南岸一带香道盛行,拿着合香来当的也不少。但不是这个大小,也不是这个颜色和形状呀!
他犹豫了十来息的工夫,这才试探着问。
“请问客官这是何物?”
江易压低了声道,“这是女子妆容所用。”
他远远指一指圆饼,“这是香粉。”
又伸指按下了一处小机关,弹起了圆饼。
坐柜这才看出来,原来这圆饼下还有一层,却是一片粉绵。
江易又指指粉绵,“用这粉绵,在香粉上轻擦几下,如普通香粉扑在面上即可。”
坐柜瞬间恍然,“原来是妆粉啊……”
嗨呀,这人搞得这么神秘,还真把他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不过是女子用的妆粉而已,最多上头加了面小镜子当噱头嘛!
其实胭脂铺里最上等的珍珠粉也不过就是十两银子一盒,加一面小铜镜,算它五两银子吧,也就是十五两嘛。
十五两再折旧,最多值五两。
当然了,如果能收进铺里,这东西品相十成的新,要出脱容易得很,没准还能多弄些赚头……
他说着话,脸上就带了些想法出来。
“客官这香粉,是女子所用,虽说做工精细,机关巧妙,只可惜这粉的颜色却暗了些,又显得干,因此只能做价……”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面前这位年轻人伸手取了香盒,冲他一拱手,笑道,“有劳了,告辞!”
惊得他急忙站起身来,“客官请慢!”
他们做这一行的,就是要低买高卖。甭管客人拿了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来,也要习惯性的先贬损一番。
比如说价值一百两的,必然要压到三十两。
若是客人还不肯卖,还想去别的当铺问价,那他们也有办法。
客人再也想不到他们做当铺的,都会在客人的包袱上做一些暗记。
同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物件是去过别家当铺的,那又怎么可能给高价?只会再往死里压,开个二十两都有可能,到最后急用银子的客人越听价越低,可不就是心里先撑不住了?
他哪能想到这位客人这么硬气,话都不说完就要走呢?
而且对方拿来的是香袋,他没认出是什么物件,还恍惚着呢,就没来得及在上面做暗记呢还!
他赶紧给门口的伙计使了个眼色。
笑嘻嘻地赔了个不是,“哎呀,客官且别忙着走,先坐下来喝杯茶尝尝我们这里的点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