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年以后 (第2/2页)
他12岁时,辍学到生产队干活,空闲之余,常常躲进草垛中,打开书本阅读,沉迷到被蚊虫咬得满身是包也不以为意。
后来,他在父亲的教导下,迷上了书法。
虽然技艺不甚纯熟,泼墨挥洒的瞬间,心里的郁结随之被排出。
再年长一点,他也开公众号,和年轻人讨论烫头的话题,研究各种流行语的用法,忙得不亦乐乎。
周作人在《BJ的茶食》里所写:
“我们于日常必须的东西以外,应该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变得有意思。”
前半生,我们步履不停,走过了很远的路,后半程,也要学会适当驻足,为精神找一个归处。
若你喜欢安静,就坐下来沉寂在文字的世界,体验书中人的悲欢离合;
若你喜欢花草,就躬身劳作,浇水施肥,感受植物蓬勃的生命力;
若你喜欢美食,就洗手做羹汤,在四散的香气里,体味生活的曼妙。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生活的真谛,从来不在宏大的叙事,而在细枝末节的感受里。”
与其神色慌张步履匆匆,不如偶尔停下来,找一点爱好,好好照顾自己的灵魂。
闲时静观云卷云舒,细听鸟啭莺啼,不负岁月的人,才能不负此生。
03
做个傻子:幸福,往往藏在糊涂里。
有人说,人生无非两件事:忙着,清醒做事;闲着,糊涂做人。
人这一生,不如意十之**,一味较真,累的是自己,该糊涂时糊涂,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
早年我在报社上班时,认识一位前辈,年纪倒是不小了,但总跟孩子样没心没肺的。
他从不会溜须逢迎,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被领导骂了,他嘿嘿一笑,回到工位上若无其事继续工作;
被同事甩锅,挨了客户一顿痛批,他也从不往心里去。
别人都在背地里笑他傻,他却一本正经地说,“芝麻小事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气。”
曾经我也不理解他的做法,觉得他软弱,等到自己也走过社会的枪林弹雨,才发现前辈的态度,是岁月赋予的从容。
生活当中,若是凡事要争个清楚,问个明白,反而容易不快乐。
很多时候,糊涂比聪明更使人轻松,懂得“装傻”的人,其实内心深藏大智慧。
莫言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说,自己是个不太聪明的人,待人处事的方式,总显得有点呆笨。
坐出租车,他生怕别人觉得行程短而不高兴,一上车便给师傅递去价值昂贵的中华烟。
出版社拖欠他稿费,他挥挥手说“下次一起结吧”。
旁人的看法,外界的流言蜚语,他一概置之不理。
这份看似愚笨的“憨厚”里,其实藏着高明的处世哲学。
莎士比亚曾说,与其做个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个聪明的笨人。
锱铢必较,只是庸人自扰;刨根问底,只会反受其累。
当个快乐的“傻子”,糊涂一点,迟钝一点。
如此才能不累于心,不困于心,觅得内心真正的从容。
走过半生忽而明白,红尘俗世最难得的是留三分傻气,存一颗素心。
余生,一书一茶一知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陪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