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龙泉书院 (第1/2页)
出狱后,南枯嘉文与另外八人一起到龙泉书院求学,因为是西蜀节度使孟言本千挑万选的,龙泉书院自不敢怠慢,掌院顾审言亲自出门迎接。
龙泉山在初春中被点缀得斑斑点点的绿,河水轻快的活跃了,树木发芽了,连寂静了一个冬天的百鸟,从不远万里的地方赶过来,叽叽喳喳。
“诸位学子!一路辛苦!”顾审言对面前的九个来求学的青年才俊作揖道。
“不敢当,顾掌院亲自出门迎我等,实在不敢当!”南枯嘉文等纷纷鞠躬。
顾审言不仅是龙泉书院掌院,更是蜀中大学问家,无人不敬仰。而今,他亲自迎接,让九学子受宠若惊。
“节度使大人看中的青年才俊,自然是出类拔萃的!老夫自然重视!”说着,顾审言领着九学子进龙泉书院。龙泉书院在龙泉山半腰上,四处茂林,一年四季的绿,除去冬天被冰雪覆盖的日子。
“这里非常幽静,景色宜人!”宋乔生笑道。
“是啊!真潜心读书的好地方!”南枯嘉文感叹道,除了树的枝叶在风中碰撞的声音,百鸟鸣叫的声音,以及明快的流水声,他什么也听不见。
越往里面走,越是清静,百十个学子随意读者书,皆白色素衣,让人觉得脱俗隔世。南枯嘉文静静的走着,他知道龙泉书院少不了学识渊博的学问大家,三年以后,中个进士,只要平日上点心,不成问题,但是得经世之才,治国之学,或者是将来成为一代学问大家,恐怕不容易。
“要是成为顾掌院的弟子,我就是祖坟冒青烟的福分了!”南枯嘉文暗自嘀咕,流着苦涩的笑。南枯嘉文千辛万苦,几历曲折,才得以入龙泉书院,他自然珍惜,立志学出个样子了,要不然对不住自己,更对不住百里兰心和孟元英。
南枯嘉文上龙泉书院后,孟元英无了隔三差五与她切磋的人,故闲时到孟言本处喝茶聊天。
“爹,杨隆昌的家财,准备怎么处理?”孟元英问道,前些天,孟言本将从杨隆昌府上抄的钱财全部收至孟府,不送往东京,更没有入成都府,这无疑让孟元英担心和不解。
“就留在府上,过些天,需要招兵买马,处处需要钱!”孟言本笑了笑,他知道女儿的担心,“你放心,不会出事的!”
“嗯!您说没事,就没事!”孟元英悬着的心慢慢落下来。
而今,孟言本掌控着巴蜀地区的军政,虽是朝廷的西蜀节度使,实际上他已然的巴蜀地区的诸侯,四民俯首,朝廷忌惮。
当初,皇帝同意童贯的建议,让孟言本成为西蜀节度使,完全是北方辽金侵入,在考虑退路而已,毕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万一东京被占了,朝廷可以退至蜀中,再复河山。至于童贯,与蔡京矛盾重重,自己虽是枢密使,掌朝廷兵权,可无地方上忠心耿耿的大将与自己遥相呼应,故提拔了孟言本。
“爹,今晚到我水间云阁去!”孟元英问道。
“今晚,我与几个同僚有聚,改日!”孟言本回道,便收拾起案上的东西。
孟言本不是去什么同僚之间聚会,而是去郊外杨隆昌留下的别院中。杨隆昌有一女杨宛,生得风姿卓约,花容月貌,孟言本便偷偷留她下来,不与其母亲一同沦官奴。
孟言本在朦朦胧胧的暮色中出了城,来到别院,别院不小,居住个十几口人是绰绰有余。孟言本起名麓园。
“大人!”杨宛跪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