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人情官场 (第2/2页)
秘书说:“再忙也没董市助忙。”
董校政说:“我那是什么忙,我那是体力劳动,出力流汗的忙,你那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力的忙那才叫苦,整夜整夜睡不着。”
秘书说:“还算可以吧。其实,跟刘书记还算轻松的,许多小材料,开一些普通的会,基本上都不用给他准备讲稿,他随口就能讲得有眉有目,只是一些大型会议,一些重要的会议,才要准备讲话稿。”
说说讲讲间,就见刘书记回来了。然而,令董校政始料不及的是,孙富国也跟他过来了。刘书记见了董校政只说了一句,你来了。就进办公室了,孙富国一抬头,先是一愣,马上就笑了,说,“你也等书记汇报呀?”
“哈哈……”校政尴尬地笑了笑,说:“你先吧,我再等等。”
孙富国也不客气,说:“那我就先汇报了。”便跟进了刘书记办公室。
孙富国经过董校政身边时,董校政心还在跳,想事情怎么就这么怪,怎么就让孙富国看见了?他肯定就认定他董校政接了电话后,不同意蒋大坤撤出,马上来向刘书记汇报了,摆明车马是要和他对着干了。有时候,真要摆明车马和对方对着干,只是能让对方感觉到,却不想让对方看见。
孙富国和刘书记谈了大概半个小时,都谈了些什么,董校政和刘书记的秘书都不可能知道,但是,他们都感觉得到他们这次谈话并不融洽,孙富国离开时,脸色阴沉,连招呼也没跟他们打。
刘书记在办公室里叫:“校政。”董校政就不去考虑孙富国事了,急忙进了办公室,因为要谈及到一些人事问题,他进去时,也像孙富国那样回身关上门。
刘书记问:“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董校政笑笑说:“你怎么知道我遇到麻烦事呢?”
刘书记说:“你董校政不是遇到麻烦事,是不会主动来找我的。你是一个报忧不报喜的人。”
董校政说:“我是这么想的,你领导事忙,办好的事也不要你处理了,所以就不必说了,只说办不好的事,需要你支持的事。再说,进你这门也这容易,要在外面等,等你来了,还不一定就能轮到自己。”
刘书记也笑着说:“好,我接受你的批评。但先从你这做起,我只能用十分钟,处理你的事。”
董校政就很简要地把自己的意思说了。摆了区委书记对处理征地的态度,自己对他的不信任和不放心,摆明了蒋大坤的作法,处理这事的优势。最后,便谈了孙富国对这事的干预。
刘书记问:“你的意思是要和与孙富国摆明态度,继续要蒋大坤干下去。”
董校政说:“是的。如果,你不表明态度,我担心孙富国插手这事,他插进来,这局面我也不好控制。”
市委想了想,问:“你知道,孙富国找我谈什么吗?”董校政摇了摇头。他有点奇怪,刘书记这么问他,显然,是想要把他与孙富国所谈话的内容告诉他。孙富国这次的谈话也与征地有关吗?
刘书记说:“他是来谈他那个外甥的。我完全理解你对区委书记的看法。你对他的工作不放心,是情有可原的。他现在就不想干那区委书记了,想调回城里,刚才,孙富国就是来跟我谈这个事。我没答应他。我想,你也看出来了,他刚才那脸色,难看得像猪肝。现在,我突然改变了看法,同意把他调回来了。这种人,放在区,让他担任这么一个重要的职务,确实让人不放心。”
刘书记说:“蒋大坤这人办事还是有点能力的。我也了解他,这个同志担任书记也有些年了,办事还是让人放心的。你告诉蒋大坤,要他大胆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要谁配合,就叫谁配合。孙富国那边,不要理他了,我也不会给他电话。明天一早,我们书记处碰个头,先把区委书记调出来,孙富国想要插手也插不进去了。至于,谁当区委书记,我个人的意见,这还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思,让蒋大坤去干,他与区委书记的位置对调一下,我想让他那外甥去当农机局书记已经足够了。”
“喔”董校政张大了嘴吧,如何也想不到刘书记会作出这一决定。虽然,这决定还没有正式成为市委的决定,但刘书记一锤定音的威慑力是一可否认的。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像区委书记这样的人,担任一把手怎么也显得过了,有个副职也算是那么回事了,像蒋大坤这样的人,你越给他挑担子,他就越干得出色。更重要的是孙富国那边该不会责怪他了。像这样的决定,他董校政是不可能左右刘书记的。也就是说,刘书记作出这个决定,与他董校政是无关的。
蒋大坤是第二天下午得到这个消息的,因为太突然,事先一点信息也没有,刘书记的秘书打电话通知他到刘书记办公室的时候,他还以为是谈征地的事,以为董校政向刘书记汇报情况后,要他赶去补充一些看法。那知,竟是向他谈书记处、市委常委的决定,要他担任区委书记。
一出刘书记办公室,他就打电话给董校政:“这次,你把我害惨了。你要推荐我当区委书记,也得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吧?你这么弄,搞得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个什么事的人,我早说过,当个局书记已经很满足了,而且,还是农机局书记,还有点权力化公家的钱。我这次搞征地,其实,也只是看你董校政忙不过来,才挺身而出帮你董校政的,根本没有为党为人民那么高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