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饭局 (第2/2页)
“这都明摆着的,建筑市场在收缩。房价不再上涨,甚至有明显的回落。各个大房地产商负面新闻频出,不是资不抵债就是资金断链。全国大环境如此,不是一家一地的事。各位领导应该比我体会更深。”
“不错,的确是这么回事。”
“对今后的市场有什么看法?”
“这个要看国家政策了。房地产崩盘应该不可能,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极强,房价应该会软着陆。现在银行都降息降准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今年2022年,出生率会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城市人口出生率。今年将会是我国人口增长的拐点,也就是从今年起我国人口会负增长,一旦开始负增长,就会逐年加剧,直至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人口数,我估计在10亿以下,七八亿是最理想的。再想想城市的住房,房子越建越多,人口越来越少,放任下去,到时候房价谁都托不住。”
“那你觉的官方会有什么措施?”各个领导一听,有些意外,这家伙有点东西啊。
“那我哪知道,我又不是官方的人。”
“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瞎聊嘛,随便说。”
“要是我的话,就想办法增加城市人口。”
“鼓励生育?”
“不好使。”陈木摇摇头:“现在人们生育意愿低,这个一时半会没法解决。最好的方法是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对,现在农村人口多,也敢生,也愿生。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想去城里买房子,可以从这里做文章。当然这也不是一半天的工作。”陈木停了停,喝口水,嘴有点干了。
“到时候农村人口减少了,可以临时稳住房价,给各个企业以喘息的机会。还有另一个好处:推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到时候农作物的种植成本会降低,农业生产集团化、规模化。很多农业集团公司可以大展拳脚。
具体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收缩农村宅基地,推行农村城镇化,这个需要二十年以上吧。具体要等老一辈人在世的时间。毕竟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了。
第二步,小城市向大城市推进,对于有潜力的小城市,可以鼓励发展成中型甚至大型城市,对于没有潜力的城市,可以逐步收缩,将人口引进大城市。
第三步,土地集中管理,成立大型农业基地,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这样实行了几十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逐步消失在历史的舞台。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只能从大面上改变。就比如山地丘陵地区,推行这种方法就不太现实。
这三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先后顺序,比如根据各地情况,第一步和第三步可以同步进行,农村的年轻人可以在当地的农业基地就业。”
“看来陈总对未来的光景很是看好啊。”
“看好?看对谁而言吧。这些问题的解决肯定会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比如像我们公司这样的建筑公司,今后的出路在哪?”
“奥?你有什么想法?”
“说句各位不愿听的,民企国有化,大势所趋。随着建筑市场的萎缩,像我们这样的建筑公司会举步维艰,然后国家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手,先是入股,之后看情况是不是需要控股。到时候多了一个太上皇,公司领导的日子就不那么自由了。”
王天河听了陈木的话,酒都吓醒了。董事长这几天没在家,就是在跟官方的人接触,核心意思就一个:入股。这事刚开始,按说陈木不应该知道,要是他自己猜到的,那这个人离开公司,真是公司的损失了。这和陈木技术厉害可不是一回事,他的眼光算是战略级的。
“哎,扯远了。我们都是平民百姓,操不了那么多心。喝酒、喝酒。”陈木岔开话题。
“好,喝酒。”众人也应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