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才的思维 (第1/2页)
“各位领导请看,实验室分为若干个单元,各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功能。初步设计是按矩形排布的,不过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位置调整。”
各个领导看着图纸,不住的点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陈木能够成功不是偶然。
“哎,小陈,我看你各个区域都标注的很明白,右下角这个大片的空白怎么没东西?”科技厅的王副厅长问道。
“这个——”陈木挠挠头。
“没想好?”
“不是没想好,如果将来有可能,我想在这地方放个粒子加速器。所有就留了这么块空地。”
“好家伙。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
“这东西,光建好就得几百个亿吧?”领导中还是有懂的。
“300亿应该够了。”陈木回答。
“300亿,去年全市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田市长对钱再敏感不过了,市长可是管着全市的“钱袋子”。
“小陈,这个实验室一时半会建不起来吧?”
“十五年,我争取十五年建成。分三期,第一期建设化学实验室和光学实验室,这部分计划投资相对小一些;第二期建设其他的物理实验室,包括电子信息等;高能粒子实验室留到最后。”按陈沐的计划,前两部分都是为了第三部分而存在的,算是高能粒子实验室的配套设施。这两个部分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作为科研成果的出产场所,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小陈,有计划,很好。资金上有困难吧?”
“说实话,钱确实不够,要想把这个实验室建成,得几百个亿。建成之后,维护费用也不少。一步步来吧。人活着总得干点什么。”
“你看需不需要国家帮忙?”
“国家愿意帮忙?那再好不过了。”
“小陈,我们跟省里商讨过了,旁副厅长可以代表省里的意见。我提个思路,这个实验室可以建成公私合营,由科技局参股,国家拨款,你来主导,怎么样?”
“感觉国家和各位领导的信任,我实在是不好欺瞒各位。其实建这个实验室我纯属于出于个人爱好,就比如说那个粒子加速器,我只在理论上研究过,这个设备对于研究宇宙能量,有巨大作用。但是对于研究实用的技术,完全就是个鸡肋。我之所以想搞这个,纯粹是个人爱好,也没指望研究出多么惊世骇俗的成果。我赚的钱全砸里面了,以后赚的钱也会全砸里面,这其实就是个无底洞。国家如果愿意给我政策上的支持,我就很知足了,我实在不敢浪费国家的钱,来满足我的个人爱好。”陈木的话有道德绑架的嫌疑,如果不同意入股就不给政策,那就是小肚鸡肠,但是这句话说的也够心惊胆战的。
“这样啊。”田市长隐晦的向旁边瞥了一眼,又快速的端正了眼神。但是陈木一直在盯着田市长,还是捕捉到了。至于为什么盯着市长?用陈木的话讲,我特么快吓尿了,知道吗?
“行,地的事就这么定了。你赶紧办了手续,该招标招标,兵贵神速。至于科技局入股的事先放下,如果今后有需要,随时开口,只要你真心搞科研,政府全力支持。今天就到这吧,散会。”
这场会议算不上不欢而散,但是也不尽如人意。领导们有点郁闷,陈木心里有点不爽。
“为什么不同意?”陈沐不是很理解,国家愿意出钱,为什么要拒绝。
“名利场啊!一旦国资入股,你信不信将来会被一大群寄生虫、吸血鬼给盯上?”
“不至于吧。虽然两个世界不一样,但是政治环境还是差不多的。”
“不一样的,你以前是打工的,而且是技术大能,国家对你态度当然好。但是现在你是老板,这还没怎么着呢,就有人盯上你的饭碗了。到时候出了成果算谁的?前兄弟算账都算不明白,你跟当官的算账?”
“不是说了你主导吗?就算是开公司,合资公司多了,都不活了?”
“不一样,真要是开公司我倒无所谓了,怎么赚钱不是赚?而且我也不是信不过国家,我是信不过某些人。”
“谁?”
“不是谁,是可能,不,是一定会出现的某些人。一旦国家入股了,肯定会派来各种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应有尽有。”
“这不好事吗?”
“好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要是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想抢成果还好说,就怕碰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两张嘴一碰,颠倒黑白,能把你正在搞的研究下马你信不信?”
“不信,我不是针对谁,派谁来都得给我老老实实的。”
“你看你又来了。现在我什么身份,犄角旮旯蹦出的泼猴,一时走运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整出新型电池都算是意外。没有基础懂吗?现在没几个人把我当研发人才看。你曾经算是学阀,我现在就是一条刚刚要翻身的咸鱼,谁都能巴拉我两下。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我不可能也不敢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科研成果。如果你的存在被发现了,不说发现,就算是被怀疑了,今后睡觉都不能保证第二天能睡醒。别看我们国家现在很厉害了,还没法为了你跟全世界为敌,除非公开所有成果,从此我们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只会下金蛋的鸡。世界各国对我们予取予求,如果不听话,分分钟弄死我们,信不信?大不了世界还跟之前一个样,还能更坏?”
“不至于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放国家层面一个样,而且更加的鲜血淋漓。就说为了个石油打了多少仗了,更何况你这个作弊器般的存在。这么说吧,如果人力财力充足,你能让全国的科技水平提高多少年。”
“我估计十年走完八十年的路,保守估计。”陈沐心里加了一句:我真是个谦虚的人。
“钱学森,钱老,知道吧?”
“知道。虽然我们那个世界没这个人,但是相似的人不少。”
“他对中国导弹的作用众所周知。这还算是正常的存在,差点在美国回不来。当时美国的导弹水平领先中国不知道几条街,就这样,美国都不愿放他回来。你要是三五不时的弄出超越全球的技术,还是能提高综合国力的实用技术,你信不信,外国能想方设法的除掉你,当然也是除掉我。所以说,哪怕仅仅为了安全,我也不可能接受国家的监管,至少短时间内不行。”
“那我们可以跟国家坦白啊,我觉得国家可以保证我们的秘密不被泄漏。”
“知道什么是秘密吗?一个人知道叫秘密,两个人知道叫情报,三个人知道,那特么叫广告。”
“那我们就是两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