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全集网www.77biqu.cc

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全集网 > 奕红楼 > 第九章 择佳婿母女隆中对

第九章 择佳婿母女隆中对 (第2/2页)

这便是这个时代女人的局限性。

“乖儿,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薛王氏叹道。

薛宝钗笑而不语,不置可否,拿起针线继续忙活起来。

若是原来的她,还真难以想到这些事情,皆是因为上京途中,薛蟠常找来李奕一起用饭,攀谈之际,难免含着李奕对家国社会的见解,薛宝钗听得多了,也就入了心里去。

见女儿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薛王氏心里痒痒,沉默半晌后又问道:“既如此,你心里可拿定了主意?”

薛宝钗又是不作回答,只是浅浅一笑:“莺儿这丫头送个衣裳半天回不来,我去奕二哥那边瞧瞧。”

说着,起身离开房屋。

薛王氏皱眉少许,忽地眼中恍然惊疑:“难道……”

心下有了猜测,薛王氏却不知该是喜是悲,论自身条件,他自然是无可挑剔,可就是这出身地位……

如果他能高中进士,乌纱盖顶,那还尚可,凭薛家财富再锦上添花地上下打点一下,也能寻个好些的官职,他自身又是个有能为的,难说不会青云直上,如若我薛家一路相扶,于情于理,他都不会亏待宝钗与薛家。

这么一寻思,薛王氏又忽觉得眼前一片光亮!

下山的无能富二代,和上山的有为潜力股,如何选择,不是很难,只是她之前灯下黑了,或者说,被李奕蒙蔽了。

李奕身上总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感觉,让人下意识认为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便是亲如薛蟠,也难感受到李奕的热情,常人只道李奕是君子如水,含蓄谦和,实则只有李奕自己知道,对于利用价值不大的外人,他一向保持合适的距离,进,可随时利用,退,可独善其身。

“原还想在宝钗金锁上做些文章,现看来是不必多此一举了,只是那癞头和尚说得寻个带玉的结缘,真的是宝玉吗?”薛王氏想起数年前见过的那个和尚,心下怪道。

但不管如何,这金锁的事情,她是不会让贾家知道了。

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她便要和女儿一条心才是,不过只要李奕没有取得功名,她还是得看着点莫要让女儿和李奕走得过近。

薛王氏虽知女儿素来懂事知礼,但,李奕的魅力太大了,她怕女儿把持不住,尤其是女儿还有那劳什子热症,一旦犯起来,跟变了个人似的,不得不防,不得不防啊!

却说薛宝钗来到李奕屋里,见莺儿和香菱在房里聊天,两人见了薛宝钗,忙起身相迎。

“奕二哥呢?”

薛宝钗问道。

“刚洗完,爷在里面换衣服呢。”香菱回道。

或是听到薛宝钗的声音,李奕温和的声音自里屋穿出:“宝妹妹稍候片刻,就出来。”

薛宝钗笑道:“奕二哥不必着急。”

说罢,便在外间转悠起来,李奕选得这屋子不大,也自然没有单独的书房,所以把外间作了半个书房,书籍纸笔堆了不少。

薛宝钗眼瞅一张纸上写了一首诗,走近过目一看,乃是之前李奕为自己做的那首诗,并题了诗名《赠吾妹宝钗》。

李奕的字也如其人一般,潇洒隽秀,温和无棱,但不知为何,薛宝钗却能在这偏向“婉约”风的字中,窥得几分“豪放”之意。

薛宝钗拿起这首诗,细细欣赏一番,银月覆雪般的脸蛋稍微有些发烫。

相比起贾宝玉,她显然对李奕更有好感,不,应该说,李奕的各方各面都应了薛宝钗对于理想夫婿的要求,尤其是,其文采斐然,又具上进之心,以治国理政为抱负。

看完手中的诗,薛宝钗这才注意到桌上还有一首诗,名为《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好一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薛宝钗眼中异彩连连。

能作出这般壮志凌云的诗句,说明薛宝钗定是没有看错人,因而更是坚定了心思。

薛家整个家族重担压在她一个女儿身上,甚至要左右她的终身大事之选,她其实并未埋怨,出身于此等家族,早早便有了心理准备,只是薛宝钗自忖也不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她也是个有“青云之志”的奇女子,便是利益婚姻,她也会尽力去选择称自己心意的人。

既能嫁得称心如意的郎君,又能满足得了家族利益,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