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来北往 (第2/2页)
简单的说就是“述律平家族”、“萧燕燕家族”和“世宗母亲家族”。
皇后参政、摄政那都是家常便饭;后族的政治地位非常高,比方说大辽的南、北府宰相,南府宰相是从皇族中世选产生,北府宰相则是从后族中世选产生;后族还和皇族一样拥有大量的头下军州和部属。
所以,大辽也被认为是皇族和后族二元共治的国家。
当年,便是后族中的大人物不甘心屈人于下,再者其时政治一团糟,遂趁势而起,几乎没受什么波折便将耶律氏驱赶下了皇位。赶尽杀绝自是不可能的,耶律氏与萧氏纠缠太深,利益关系牵扯不清,只能是杀一批压一批收一批。绝大多数的皇族近支被迫徏居北方以北,之后推末代辽帝之侄继位,虽仍称“辽”,外界则称作“后辽”。
这数十年来,后辽一直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以求卷土重来,但显然是力有未逮。好在有大定这么个盟友在,即便北燕萧氏有意灭后辽一统北方也是忌惮定、辽联手成前后夹击之势方容许了耶律后辽的存在。不过,后辽的存在感是越来越弱,国力便是连西宁也是不如。
极北之地太过贫寒,后辽狠命奴役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等游牧民族,终于遭致反噬。
在所有女真族的贡品中,后辽人最喜欢的是海东青。
海东青是一种猎鹰,又名矛隼、鹘鹰、海青,善于袭击天鹅,是女真族的图腾鸟类。在长泊围猎期间,后辽军队会敲锣打鼓,惊起湖泊中的天鹅,然后放海东青来捕杀天鹅。
后辽统治者喜爱海东青和大定有很大的关系。开封等地奢靡之风盛行,高官贵族都非常喜爱从北方贸易获得的珍珠,是为“北珠”。这种珍珠主要出产于东北地区,每年八月是北珠的成熟时期。但从九月开始,东北地区就进入了严寒的冬季,海边往往覆盖了厚厚的冰层,人们无法破冰入海,捕蚌取珠。而当地的一种天鹅则以蚌为食,它们吃了蚌之后将珠藏于嗉内。这时候,人们只要放出海东青捕杀天鹅,就能够得到北珠。
辽国贵族为了扩大贸易规模,就疯狂地在东北进行掠夺。北珠主要由生女真的五国部生产,辽国为了得到北珠,就派遣军队深入五国部境内,向五国部索要北珠和海东青。这些到五国部索要贡品的官员被授予“银牌天使”之职,他们贪得无厌、无所不求,甚至要求女真族的年轻女子来“荐枕”。
五国部的女真族对契丹族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满,双方的矛盾非常尖锐。在忍无可忍之后,许多女真部族就退守在山林之中,和辽**队进行了小规模的游击战,辽**队无法将他们歼灭。
辽国无法歼灭这些女真部族的力量,于是选择“以夷制夷”,扶持女真族中的个别部落来对付其他部落,于是完颜部得到了重用,其首领被册封为了生女真节度使。
辽国对完颜部的扶持,导致完颜部逐渐成为了女真各部的领袖,为了完颜部统一女真创造了条件。
辽国和女真族进行朝贡贸易,然而这种贸易是非常不平等的。辽国官员会刻意压低女真族的贡品,对女真族进行巧取豪夺,辽国人还将这种不义的行为称为“打女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不,女真人的反抗是如此迅猛,不仅仅是打痛了后辽人,是下定决心要覆灭耶律辽国哪。
这真是……宝宝心里苦啊。
后辽也是被逼的急了,眼看被女真人打的溃不成军,虽说钝刀子割肉很恐怖,这种大出血更让人崩溃哪。
再拖着就是坐以待毙了,无奈,还是得寻找外援。
女真人步步紧逼时,后辽并非没有向大定求助,但中原王朝却是哼哼唧唧的旁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愿明言表达,这让后辽很是捉紧,默默的大骂了一千遍“mmp”——要不是我们辽人苦逼,要不是你们大定奢靡耍土豪气派求购北珠,我们何至于逼女真人太急?!不是口口声声说是盟友铁哥么,一有事就作壁上观?说好的诚信呢?
有些事呢不能想当然,中原政权可没忘了“燕云十六州”,虽说现在在北燕手中,可当初是被耶律氏夺去的。如此奇耻大辱岂能忘却?拿不回来并不代表不惦念哪。如今你辽国受女真人欺辱,大定沉默着,心中可是乐呵呵的,好甜的瓜呢。
时下,你后辽遣使团来贺大定正旦大朝会,所居何心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大定君臣会不会接见,那得看皇帝与大臣得不得闲了。
倒是女真使团先得了童贯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