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章 (第1/2页)
教书还是继续科考
她说着,便将手中的书信往梁崇面前一递。
“咱们今天才从王县令府上搬出来,有什么事早不说,非得写信”梁崇在她面前展开书信,她担心自己会不小心看到信中的内容,只将头转向另一边。
梁崇没有马上回答她,而是将信都读完了,沉吟了片刻后,才直接将信递回到她手上。
“给我看”她拿到书信后没有立即观看上面的内容,而是疑惑的指着自己的鼻尖问道。
梁崇似有许多话想说,但都憋了回去,只淡淡的点了点头“嗯。”
既然梁崇愿意给自己分享,那么信中想变也没有什么隐秘的内容,林曼曼大方的将书信抬至视线能及的位置,这才扫视起了信中的内容来。
信里前半段是问候,后面提到了县里的学堂修建好了,想请梁崇去学堂授课一类的话,以及吴大人已经得了上面的消息,今年的秋闱会如常举行。
如果梁崇要参加秋闱的话,去学堂教书恐怕会耽误他的学业,而且王县令的信里既提到了想请他去学堂,又特意把朝廷恢复秋闱的事儿通知他,目的只怕也是想让他自个儿做抉择。
“那夫君你是怎么想的”虽然知道梁崇一定会选择走科举这条路,但她还是明知故问道。
梁崇望着她,眼神中带有一丝纠结的说道“自然是打算参加今年的秋闱了,只是现在县城中也不过几百人罢了,我若是推拒,只怕县令大人也再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
他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来倒也不是他托大,而是事实如此,读书人平日本就少有锻炼的,县城里在这场天灾下活下来的更是屈指可数。
就连他老师一家,哪怕是早有他的提醒,但还是没能在这场天灾后活下来,昔日的同窗,也仅有孙淮一人。所以,此事他若是推了,只怕是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王县令说的对,我读书考科举,本就是为了想给百姓们做些实事,可如今要是为了能让自己静下心来看书,便要弃城中的学子们不顾的话,确实有违了自己的初心。”梁崇似乎是在艰难的做着最后的决定。
林曼曼想了想,天下的读书人何其多,他何必为了城里的这一批学子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呢错过这次机会后,下次可就要等到三年后了。
“府城里的学堂复学了吗为何不让他们都去府城里去,咱们县里如今也就才几百个人而已,其中适龄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你何苦为了他们放弃了这次机会呢”她稍作迟疑之后,还是出声劝道。
“可他们亦是百姓,县里离府城距离也不近,一来一回便要耗去许多时间,更何况,府城中应当亦有不少学子等着复学,咱们县里的过去,学堂也不一定会收。”梁崇面色复杂的犹豫道。
榆坨村离县里亦是不近,他从前上学的时候天没亮就出门,待回到家中的时候往往天都黑了。正是因为自己吃过了那样的苦,所以他才不忍让那些学子再同他一样受那样的苦。
“只要你开心,即便是做个教书先生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怕你会后悔罢了,不过现在县令那边也没赶着问你要答复,你可以再好好的考虑一下。”林曼曼说着,踮起脚尖替他顺了一下飞到脸上的头发。
“嗯。”梁崇环住她的细腰,将她搂进怀里后又拿着脑袋使劲在她脖子上蹭了好一会儿。
“不过现下为夫还要紧着时间画灯笼,此事可待明日咱们夫妻俩再一同商议,娘子方才说过的话可还记得”
他几句话不到也要提醒她那事儿,叫林曼曼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刚刚还在聊正经事儿呢,你这话头转变的也太快了。”
梁崇反驳道“古人云,人生的两大喜事无非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为夫还需些时日,可这洞房花烛怎么就不是正经事儿了娘子,您就行行好,让为夫捞着个好事儿吧”
这人太会说了。
林曼曼懒得再和他辩驳,亏他起先还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后一秒却直接趴在她肩上求欢,这转变有些大,一时间都被他害的脸都热了。
“娘在厨房烧水,还等着我找个茶壶过去呢,正巧邵家夫人拿了些茶具过来,咱家都没有饮茶的习惯,不过这些茶壶做的倒是精致,用来饮水也是极好的。”她从梁崇的怀里钻了出来,凭空取出了个紫砂壶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