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思想,跨越0年的先进 (第2/2页)
袁祥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笑着说那他要让和妹妹和妹夫来拜见老将军,谢大媒。
“好,好,让他们来看看老夫。赵国公的老二,唐源公子之名老夫都听到了,让老夫看看是怎样青年才俊。日后九泉之下遇到汝父,老夫也好表个功。”
江氏也笑:“居然有那么大的缘分,公公也不早说!别的不提,袁将军故去多年,赵国公还能守婚约,公公就没牵错线啊!”
众人听的有趣,云长影听的兴奋。
这故事耳熟啊,历史上不就有那么个人对着长孙晟说了同样的话,最终成就一代帝后传奇。
这故事挺有名,因为大部分类似故事里,做媒的要么说某家公子多么了不起,要么分析一下两家多么门当户对。
只有这位,说的是“窦氏何等了不起,这样的母亲能教育出出色的孩子”——这思想,跨越千年的先进啊!
这么说来,赵国公和唐国公李渊之间的相似度又提高了。
云长影第一次觉得,在这个异世代里,他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抱大腿目标。
信阳侯又将目光投向他,他忙上前一点,喊了声:“老将军!”
“和你祖父共事的岁月宛在眼前,汝父也是英雄。只可惜——”
云长影很配合地低下头,神色黯然。
“好孩子,少年英气,长相也酷似汝父。当下是在折冲军做事?”
“在折冲军中任郎将。”
“你们许大将军勇武盖世,品性端正,你能在他麾下是福气。”
云长影对这老将军刮目相看,这老人家,一没有性别偏见,二没有门第偏见。放在一千年后都是能让人竖一下大拇指的开明老爷爷。
毕竟,在京城社交的这段时间,他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同情他们两个勋贵子弟,却在一个寒门新贵手下讨生活。
寒暄完毕,信阳侯转入正题:“二郎媳妇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那个什么……叫什么来着……”
“姓水,水娘子。”
“对,那个水娘子做的怪事,老夫倒是知道一些。这是一种流传在岭南之地的邪法。二郎媳妇,你让人去问问那个丫鬟,事发之前,她可有丢过筷子?
“当地人有那么个说法,月圆之夜,寻一颗古树,念动咒语,将要诅咒人长时间用的东西埋入树下,树灵就会抽取那人身上的灵气,给他带来伤病,乃至送命。”
云长影……这个法子也稍微有那么点耳熟,但是能成灵性的大树不都得百年以上,这钟府哪来历史如此悠久的树木?
老将军咳嗽了几声:“这邪法需要数百年的大树,在我府里是起不了作用的。”
“可那水娘子如此行事,显然是懂得这种邪法的。我记得公公您曾经带军平定岭南,二郎还给我说过一些故事……与巫蛊有关的。”
信阳侯点点头:“所以,你一说水娘子的事……家里这段时间的灾祸,老夫总算是找到了源头——说来造孽,这本该对着老夫来啊!”
云长影眼睛一亮——哎呀,又有一种浓浓的八卦感扑面而来了。
岭南、巫蛊、深入不毛的年青将军,嘿,这种故事我看多了——少年将军落难被美丽多情的少数民族少女救了,开始时候两情相悦,最终往往始乱终弃。
数十年后,被抛弃的孩子回来复仇了……
袁祥显然是没有受过现代人脑洞荼毒的纯洁青年,脱口道:“侯爷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难免会有些手下败将心怀怨恨。”
信阳侯轻轻拍了他肩膀两下:“说得对!老夫一辈子行得正走的端,这件事也做得对得起天地良心!”
大齐开国后,从明圣元年到明圣五年,皇帝展开了一系列用兵,最终完成天下统一。
当时江南的燕朝在大齐百万精兵之前毫无抵抗之力,短短四个月,京城被围,燕后主白衣出降。
可当齐**队越过南华山开始收复岭南之战后,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南华山以南的国土,山岭众多,河流纵横,各民族杂居。
历史上称这里为“百越之地”。
历经数朝经营,汉人逐渐迁徙,不少少数民族与汉民通婚杂居逐渐通化。但是这里复杂的地形和艰难的交通条件自然形成了一个个与世隔绝的自然片区。
仅仅一个朔州就分朔东、朔北、南朔,各自有自己的地方势力。
在朔东、朔北两地,齐国争取到了当地土著首领的支持,平定的比较太平。
而在南朔,齐军如陷泥潭,用时三年,前后投入军队民夫三十多万。直到有人解决了运粮问题,才获得胜利。
信阳侯就是这场艰苦战斗的主帅,当时他刚过四十,正当壮年,马上步下的功夫都堪称一流。
事情就发生在南朔之战最胶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