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49 (第1/2页)
何英轻巧地挡住她的视线, 笑:“姐姐快回去吧,饭该凉了。”
陶乐乐点点头:“好嘞!”
陶建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让人轮流把守着入谷的路, 一忽儿也不肯松懈。车队也不搬回去了,留在原地顶好,出了什么事也不至于被牵连。他并没有做强制要求, 可走头尾的人都把面具随身带着,刀剑也是,预备着不知道何时会来的一场血战。
山中的雪也堆得高了, 走起路来颇为不便。即便努力烧着柴火, 寒气依旧一股股地直逼到人的骨缝儿里去, 但凡离火堆稍微远一点,就冷得不行。
尤其是车队那边。车儿有轮子, 底板没有直接挨着冰雪地面, 相对少一些潮意。但在漫天遍地的风雪寒冷中, 这一点安慰几乎等同于没有。即便留下来的都是相对不那么体弱的人,照旧被这严寒冻得双颊潮红,眼睛起雾,冷屁是一个接一个。用乡下人很不雅的话来说, 叫x眼儿也给冻裂了。
陶乐乐看出来这样不是个事儿。她授意陶建带着人把车队五六辆聚成一个圆形, 扫掉地上的雪,搭起一个个临时的毡布棚子, 中心的空地挖出个地塘来, 烧起柴火。
虽简陋的毡布棚子并不能完全阻挡寒风, 可这样一来车子被大风刮的概率就大大减少,寒气不怎么再往车里头钻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热力儿圈。在火堆和车子上人的热循环下, 温度升高了许多,车里的人也精神了起来,终于不再打哆嗦了,甚至开始有人下车走动了!
相较于车队,蒙古包这边就要好得多,尤其是陶乐乐家。
漏风的地方都拿包袱皮给塞住了,火堆熊熊燃烧,热气一**地朝火塘四面铺开来。除了玄关处放鞋那一块,其他地方都铺的厚厚的,软软的,极为温暖舒适。
每天早上,陶大壮都会去灶房那边抱柴火,陶二壮则把门口的雪铲到大铁壶里,放在火上烧滚,然后一个个地灌在各人的汤婆子里。做好这一切后,其他人这才纷纷起身,用倒出来的那些残温水洗漱擦脸,收拾清理。
吴灵芝和她四嫂一起盘腿坐在地上,用小刀给萝卜去皮,把大白菜割成一块块儿,放在锅里加水加盐炖的烂烂的。这就是他们每天必吃的菜汤,主食很简单,不是花面馒头就是杂饼子,在汤锅上加个竹篾筐子一热就行了。偶尔才做粥饭,粥饭麻烦。
一天早晚各一顿,都是这样的菜汤加馒头饼子,还有小菜儿。两家人都十分容易知足。虽然这样的伙食没有什么大滋味,可毕竟管饱!能吃饱就很好。
吃完了饭,陶大勇和他四哥一起刷家伙,陶富贵开始讲笑话给大家听,逗得陶乐乐兄妹仨前仰后合。吴灵芝和四嫂则拿碎布做鞋袜等小件,一边听一边笑。
讲完了笑话,陶富贵忽然顿了顿,提出一个问了好些遍的问题:“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去呢?瞧这光景,过了元宵都未必停。恁般耽搁,不知道何时才能到白州!”
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是头一次到密州这边,也是头一次住进山里,并不知道这边的气候。即便知道也是无用,如今年头不好,时节反常,谁有说得准呢!
陶二壮安慰他奶兄弟:“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陶富贵成功地被这句话给安慰到了,又欢喜起来:“说得没错!三爷还没愁呢,咱愁什么?该怎么样都是命中定的,咱们只管眼前就是了!”
这话其他人听了都觉得不错,唯独陶乐乐听了有些头疼。
别,可别命中注定!就算定了,看在那丰厚的奖励面子上,她也得给硬生生扭回来!
根据原文模糊的记忆,走到下雪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挂了。不是饿死就是冻死,还有被土匪砍死的,近千人的队伍只剩三四百人。
但是在系统的帮助下,陶乐乐成功地把眼下死亡人数控制到了十个以内,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
完全一个人不死是不可能的。前天才又死一位老头子,不是因为冻饿,而是死于他本身的疾病。
他那个病好些年了,临上路的时候人就不太好了。撑到现在死,家属们并没有太多感伤,反而感激三爷。这得亏是三爷啊!换其他人,逃荒头一天就得死!老头子竟然活到现在,一辈子没出过陶家村的他也看到了外头的光景,又是这把年纪,算是喜丧。
其他去世的人和这个老头子差不多,基本都是年纪大和本身身体不好的,就算留在家里好好养着也得死的那种。像这样的去世,陶乐乐并不觉得沮丧或者挫折,而是很看得开。她已经尽力了,这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她相信,等这边的事儿都做完了,系统给她结算任务积分的时候绝不会把这几个人的死给算在里头!她只是个系统宿主,并不是阎王爷,还能把人的名字从生死簿上抹了吗?
不知不觉间到了除夕,明儿就是新的一年了。
虽然情况特殊,不能和往年一样热热闹闹筹办年节,但陶建还是命灶房那边做了汤团和饺子给大家吃,每个人分得不多,一两个,是个喜庆意思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