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 (第1/2页)
陶大壮连忙去给陶乐乐整理铺盖, 刚拾掇好,陶建家的儿媳就过来叫陶乐乐了。说是她干爷和爷凑一块儿聊天喝酒,要她过去吃点心。陶乐乐才走,陶富贵就对她家里人打趣:“乐乐可真是个大忙人, 这家请, 那家也请, 小家雀儿不落屋!”
陶乐乐跟着那女人走到陶建包里,只见大太太也在, 一看到她就不由分说搂进自己怀里:“乖乖心肝儿,听说你衣不解带照顾何小姐好几天,可是真的?”
陶乐乐忙道:“倒没有衣不解带, 就是陪她睡觉说话儿,拿东拿西。她本也病得不重,只不过身上难受些, 后来精神头还好。”
大太太道:“那倒也罢了。我时常和你干爷说着, 你爷恁多儿孙,偏偏你一个侄孙最接他的代,心慈面软, 顶好说话不过。这是积德的事情, 也不好叫你改,只是劝你别太劳力伤神, 把自己累坏了倒值得多的。这天底下的人, 有几个是知恩图报的?都是一群白眼儿狼!”
陶乐乐笑:“太太是为我好, 我知道!”其实她更知道, 刘举人一家和何英关系不佳,所以才拿话点着她,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给她听的, 也是在说给陶建听。
陶建对此亦是心知肚明,拿下烟管,闲闲道:“乐乐她照顾何小姐倒也不是为了积德,俩孩子好,像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一样,故而心甘情愿。这何小姐年纪小小,倒是会看人,一眼相中最出色成器那个!”
刘举人听出来陶建这话的调侃意思,本想说几句俏皮话回击过去,又怕伤了陶乐乐,只好扯开话题。
“来来来,喝酒!爷,这回多亏了你,冒着风险在外头带东西回来,不然咱们一家现在不知道冻饿成什么样儿哩!得你偌多好处,现在又得你的酒喝,真真惭愧。如今逃荒路上,筹备不便,等到了白州,我好好摆酒请你!”
陶乐乐觉得这对老冤家挺有意思,互相看不顺眼,碍于情况不得不交好,偏偏勉强和平一会儿老毛病又犯,彼此拿对方都没有办法。像是两只互挠的老猫,就不能安安顿顿多一会儿。
陶乐乐正拈起一块栗子往嘴里塞,一个人慌慌张张地掀了门帘子冲了进来,嘴里不住地叫着:“陶老爷,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是吴朋。他神色紧张,满面仓皇,上气不接下气,看着像是一路跑来的,进来后险些瘫倒。
陶建赶紧过去扶住了他:“怎么了吴兄弟?有话慢慢说!”
吴朋哭丧着脸道:“我妹子回山上了!”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他妹子又不是夜叉,回就回,还能吃人不成?
吴朋接着道:“你们不知,我这个妹子从小与常人不同,性情狠厉,好弄枪弄棒,一身蛮力,几拳头打死个虎。当年父母屡次劝她不改,为免祸事,早早把她嫁给外地一户人家。不料才过去半年,就失手打死了丈夫,逃到匪寨去落了草,那边县里至今还贴着她的画报儿哩!这些年渺无音讯,我只当她是死了,没曾想竟然在那边混成个大头目,此次和禁军厮杀不慎受伤,带着弟兄们上山来避难休养了!”
陶建等人听了都目瞪口呆,魂飞魄散。陶乐乐最先反应过来,对吴朋道:“吴叔,你可千万不要说漏嘴,告诉他们这个地方呀!”
吴朋跌脚:“她是这山里长大的,岂会不知道这里?就是奔着这边来的,为的是逃避官兵搜捕。我好说歹说,留她吃饭,又假装外出猎野物给他们下酒,这才找了个空子跑来预先知会你们一声。”
陶建此时终于反应过来,慌忙问道:“你妹子何时来这边?一共带着多少人?”
吴朋道:“今晚我尽力把她灌醉罢,说夜黑不好下山,明早再送他们过来。人倒是不多,加她只有六个。可做匪的人都心狠手辣,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惊了同伴来这边,或是引来官兵说我们窝藏,岂不是祸事一场?现在外头恁乱,任谁想跑也跑不得。不说了,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赶紧收起来罢,不然等她好了,绝不走空的!”
交代完毕后,吴朋慌忙离开。他怕耽搁的时候过长,引起妹子怀疑,反是害了这群人。
他走后,大太太慌忙道:“当家的,咱们赶紧回去把那些金银细软收一收,找个地方埋起来吧!”
刘举人毫不迟疑地同意了,临走前对陶建道:“你也别干坐着了,快些收拾东西吧!此事千万不要对无干的人透露,知道的人越多,事情越坏。”说完就跑了。
陶建忙让陶有德去和几个弟兄报信,自己和妻子则翻箱倒柜寻出家底子来,小心收在一个大皮囊袋内,拿胶皮捆裹了好些层,又放入一个小木箱子里,锁了又锁。
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并不避着陶乐乐,因此陶乐乐把陶建的家底儿看了个明明白白,心中暗叹。
怪道说包子有馅不在褶上,螃蟹有肉不在壳上,陶建平时看着灰扑扑一副朴实农人的模样,手里头的钱可真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