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欲将初雪掩春秋 第3章:羊肉泡馍 (第1/2页)
两口铁锅,热气腾腾。
灶火熊熊燃烧,乳白色的羊肉汤在锅里如巨浪翻滚,露出洁白新鲜的羊肉骨块,浓汤气息四散,与腾腾热气交融,让蹲在灶前的李牧羊面庞渐次模糊起来。
撒入姜、蒜、桂皮、八角、党参、黄芪、香叶、草寇、砂仁、花椒。顷刻间,各味佐料便与羊肉汤发生奇妙碰撞,散发着愈加香浓的味道。一根木勺,舀半口浓汤下肚,李牧羊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给灶里添了一把大火。
李牧羊起身揭开另一口锅,露出十几个已经烙熟的面饼,面饼滚烫,色泽金黄。刚出锅的面饼犹冒热气,全被掰成一粒粒小块,放入三个超大陶碗里。
他神色安静,目光专注,手法轻快娴熟,面饼被掰成指甲盖大小,每一粒大小几无差别。半个时辰过去,随着最后一粒饼块入碗,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生死大战后的胸中块垒仿佛在这慢悠悠时光中平静下来。
此刻,灶火渐衰,肉汤已成。
撒盐入味,李牧羊盛汤浇于饼粒上,鲜美羊肉块散布其间,面饼清香与羊肉浓香交织,让李牧羊鼻翼连动,眼中露出丝丝满足愉悦之意:“嗯?今天厨艺发挥不错!”
此刻,正是山谷大战后次日午时。
※ ※ ※
鹿城西北角有一座普通院子,院子不大,仅两个房间、一间厨房,胜在简单清幽整洁有序。李牧羊正心无旁骛烹制羊肉泡馍,当最后一把新鲜香菜撒在陶制海碗上,他拍了拍手,终于大功告成。
李牧羊端起一碗羊肉泡馍,推门而出,走过幽静小巷,停在一处私塾门前,上书“听雨楼”。他嘿嘿一笑:“小楼一夜听春雨,先生最爱羊肉泡。”随即步入其中。
厅堂寂静,惟有一皓首老人伏案呼呼大睡,忽然间他鼻翼一动:“好香!”抬头间,惺忪睡眼盯着案上陶碗,也不说话,便已开始进餐。李牧羊静默侍立一侧,神态恭敬。
皓首老人进餐姿势优雅,速度却是奇快。转眼间,滚烫的大碗羊肉泡馍就见了底。老人从袖间掏出一张手绢,擦了擦嘴,捻须长笑道:“牧羊儿,你这烹制羊羹的手艺倒是愈发精进了。”
李牧羊躬身道:“简陋饭食能合先生胃口,是牧羊的福气。”似有话说,却又欲言又止。
敬意由心而发,不过老人倒也当得起,李牧羊自幼孤苦,与这自称唐知远的老人多年为邻,颇受照顾,读书识字诗词歌赋皆是老人亲授。
唐知远面噙微笑道:“今天一不逢年,二不过节。牧羊儿你也舍得吃肉?无事不做羊肉羹,有事速速道来,莫要扰了老朽清梦!”
李牧羊再不犹豫,将山谷生死战始末娓娓道来。这鹿城边关杀伐气息浓重,李牧羊一时血勇侥幸生擒元孟匈,可到底还是少年心性,未曾经历铁血杀伐,心绪激荡难忍,便想向堪称启蒙恩师的唐知远诉说一二。
※ ※ ※
此战可谓险象环生,略有不慎,即可毙命。
李牧羊一口气把前因后果讲完,仿佛轻松起来。唐知远却面如沉水,半响后,幽幽道:“你一介牧羊儿,竟敢算计九品大修士,你可想过后果麽?”
李牧羊洒脱一笑道:“想
过,无非一死而已!若我没有向先生学习,不知这天下之大,不知这四荒浩瀚,倒也甘心牧羊一生,平凡老死。”他顿了顿,眼睛中神采飞扬:“但是如今,我更渴望那种一剑光寒天下,纵马行遍四海的生活。”
唐知远盯着李牧羊:“多少人想安安稳稳平凡过完一辈子,却求而不得!老朽教你博览经纬以阅天下,莫非反倒错了?”
李牧羊施了一礼,正色道:“先生教我知江湖之远,晓天地之广,此乃天大的恩情!无论未来之路如何去走,先生启蒙之恩,牧羊毕生不敢忘怀。”
唐知远冷哼一声:“说得倒是好听!老朽且问你,此事之后,你有何打算?”
李牧羊犹豫一瞬,道:“昨夜我擒回那元孟匈,移送到了鹿城卫飞熊军。九统领已赐我鹿城卫令牌、修行玉简,明日便可去飞熊军大营报到。”鹿城卫以大统领为首,下辖八大统领,执掌八大军团,皆是一等一的高手。
“得先生教诲,我方知天地广阔。我打算加入鹿城卫开始修行,日后学有所成,杀敌保边关,也算继承我叔叔李晋棠的衣钵。”
唐知远冷笑道:“杀敌保边关?哼。”
老人仿佛对鹿城卫并不感冒,不过却也知道李牧羊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难以劝解。他喃喃自语:“少年热血,最是难凉,既然如此,老朽倒要看看你这牧羊儿能走多远?只不过江湖路远寒夜长,生死恩仇一壶酒。踏上这条路,希望你日后莫要后悔,呵呵。”
声音细不可闻,竟渐渐沉睡。
这算是默认支持了?李牧羊心中一喜,只听老人沉睡中缓缓出声:“大道漫漫,信马而行。天下四荒,万物争鸣。去吧,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